.

我与图书馆的二三事

与图书馆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小学时。记得五年级那时学校要成立图书室,号召学生们捐书。我捐了什么书已经不记得了。后来图书室就真成立了,权当它是图书馆的雏形吧!因为毕竟是可以去借书的。我借了一套学生阅读版的《上下五千年》。除去以前读过的课本、小人书之外,这可以说是我真正开始阅读的课外第一本书。

不过读完的感觉并不太好,主要是读到宋朝部分,总是在议和、纳贡。感觉与心中有着五千年优秀传统的国家形象不符。

不过,此自我便开始了陆陆续续的阅读各类书籍。那时书籍的来源也主要是借。除了借图书室的,还有借同学的。那时读书不会有什么侧重,什么书都会看。印象中有《朝花夕拾》、《亚非拉小说集》、《陆游传》等。再往后便也开始读武侠小说。开始读的第一本中国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这是父亲早年买的线装本,一直放在家里。开始有阅读的习惯后,便在家里翻出来看。不过看到诸葛亮在五丈原死后就没看了,感觉主角都不在了,没意思。现在回想起来,那时读书其实就是挑些自己喜欢的看,没有什么目的性的。

也是因为有了阅读的习惯,到了初中,偶然的机会才知道,其实我们是可以去市图书馆借书的。图书馆有阅览室,也可以在那看书。以现在眼光来看,那时的认知是很落后了,现在恐怕幼儿园小朋友就知道有图书馆了。不过没关系,知道总比不知好。交一张小一寸照片办借书证,借书时,借一本书交5元押金,以此类推,最多借四本。续借相同数量的书时不退押金,不借时退还押金。当我办了借书证之后,我感觉这象是我独自与相关部门办成的第一件正事。心里很有仪式感。拿着借书证在市图书馆借的第一本书是《堂吉诃德》。

在暑假时,也会去图书馆的阅览室看书。那时在阅览室看书是要很有耐心的。因为热呀。炎炎夏日在闷热的室内看书,浑身是汗,坐着很不舒服。所以一般在阅览室主要看些杂志类、或简短有趣的。看著作类的坐不住。

后来去广州上学后,借书的地点有三个。一是学校的图书馆,再有广州图书馆和省立中山图书馆。虽然学校借书方便,但相较两家大藏馆机构,就感觉学校的图书馆不管场地规模、藏书量逊色多了。所以不免还是会在假日坐车出去外面图书馆。

那时广州图书馆因有门前的绿化大广场,空间上感觉会宽敞很多。中山图书馆感觉就会相对拥挤。不过这是那时的感觉,不知现在如何了。

还有一个原因那时广州图书馆在中山四路,坐车比较方便,所以我较经常去。在我上学时期的广州图书馆,办借书证是要当地居民。我不是,只能办阅览证在那看书。不过我也喜欢在那书卷气息浓重的地方看书。后来去了东莞后,广州图书馆办借书证不限户籍了,我还特意跑回去办了。除了要照片,还要一百元押金。借书周期是一个月,逾期要收一毛钱一天的逾期费用。要从东莞回去还书,有时就不那么积极了,可想而知我是交了多次的逾期费用的。

毕业后有一段时间在广州工作,那段时间,只要有空,我也经常到广州图书馆看书。其实经常泡图书馆的就知道,会有人看着看着就睡着了。那时会有图书馆管理员提醒不能睡觉。年前后广州图书馆的阅读区是有风扇的,但如果在天气炎热时看书,坐着也是难受的。当时看的最有印象的一套书是中国文化通史。但由于太多,我记得有十几册。还没看完就去了东莞。

虽然到了东莞,可与广州图书馆的渊源似乎还没完。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我去东莞樟木头镇工作后,发现樟木头图书馆的藏书太少了,没有太多喜欢看的书。还有一个原因是毕竟是喜欢省城的繁华与各种资源的丰富。也是想借机经常去逛逛。所以就有了如前所述,后来还去广州图书馆办借书证。

樟木头图书馆位于镇中心文化馆的五楼。规模比较小,只有一层。室内一半是藏书区,一半是阅读区。由于图书馆离上班地方较近,所以我没办借书证,下了班吃完饭没什么事就去图书馆看书。图书馆开放至晚上9点。

在樟木头图书馆印象最深的是室内有股淡淡的清香。我判断应该是图书馆管理人员特意喷的古龙香水的味道。在这里看的书不多,还有印象的一本是《朱德传》。

在东莞工作期间先在樟木头,后又去了常平。常平图书馆的规模与樟木头的差不多。但有一点,常平图书馆靠马路边,很吵。

在东莞期间,有一次机会是可以去东莞市图书馆的外包单位做质量体系工作的。这是我特意去应聘的,就是想着工作地点在图书馆,方便看书。但这份工作没坚持下来。不过后来去了松山湖后,这一愿望是实现了。

我在松山湖做一个物业项目负责人时,这个项目管理服务的有办公楼,还有就是松山湖图书馆也包括在内。图书馆里有部分工作人员还是我们派驻协助图书馆工作的。这就近水楼台了。当图书馆人员都下班了,而我刚好下班又没什么事时,就让保安给我开后门,让我在图书馆里看书。

在东莞晃荡那些年,中间去了一次上海。上海图书馆算是当时我见过的比较先进的图书馆了。时间有点长具体记不太清,大概记得是,当你搜索到自己想要的书后,有自动传送把书送到你面前。由于当时住在太苍,离上海市区比较远。上海图书馆其实只去过一次。可能是由于对图书馆的新鲜感吧,所以在那看的一本宋庆龄影集还是有印象的。

离开松山湖之后,我就回家了。在家这几年由于做点小生意比较忙。看书这事就暂时放下了。去年开始空闲了,又想起了图书馆。我们这的英德图书馆搬迁新址后我是没去过的。其实有可能已经搬很久了,只是对于我来说叫新址。

那天去了英德图书馆后,真让我感觉不一样了。还是说我太久没去图书馆了,在我来说只是旧事当新闻了。现在在这办借书证不需押金了,只要身体证、电话号码;在柜员机上操作一下,一张IC卡借书证就办好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5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