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年4月1日起实施。在今天召开的《条例》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上,佛山市人大法制委委员、法工委副主任刘高林表示,针对公共收益长期以来范围不清、监管缺失、收支不透明等问题,《条例》通过立法手段予以规范。《条例》明确和细化公共收益的范围,准确界定公共设施、设备(属于全体业主所有的篮球场、游泳池、会所等)的使用,占用公共场地(小区内公共道路、绿地等)等的收益明确纳入公共收益范围;同时,依法明确公共收益的使用用途,以补充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为主,其他用途仍需由全体业主依法决定使用。
业主大会会议可采取信息化方式
“这部法规是到目前为止佛山立法进程最长的法规。”刘高林表示,《条例》共六章七十三条,分为总则、业主大会及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及服务、物业的使用和维护、法律责任、附则。
针对业主大会成立难的问题,《条例》在业主大会筹备组成立条件上做出相关规定。根据《条例》,20%以上的业主联名申请或交付使用的面积达到50%以上或首套房屋交付满两年,且交付面积占比30%以上,符合以上三种情形之一,业主均可向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提出成立业主大会的书面要求。
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四级调研员蔡克强表示,《条例》明确业主大会筹备组工作的具体内容、程序、筹备组人员确定等相关内容,确保筹备组能够及时成立、工作能够及时开展;确立业主大会在小区管理中的支配地位,细化首次业主大会的成果,根据首次业主大会表决的不同结果,有针对性的推动首次业主大会决议的执行;明确业主大会会议可以采取信息化方式,提升业主参与小区管理的积极性和便捷性。“我们上线了一个信息投票系统,成立业主大会业主的表决都可以在这个系统上面进行。”蔡克强说。
不得擅自挪用、侵占公共收益
《条例》对在物业管理区域内依法属于业主公共利益的范畴做出明确规定。物业管理区域内依法属于业主的公共收益包括:依法利用属于业主共有的停车场、公共场地、绿地、道路等共用部位经营所得的收益;属于业主共有的游泳池、篮球场、会所等共用设施经营所得的收益;利用业主共有的停车场出入设施、电梯间、楼道及户外区域设置广告获得的收益等。
《条例》明确,公共收益主要用于补充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也可以按照全体业主的决定使用。公共收益应当缴存入以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名义开立的银行账户,业主委员会可以自行管理,也可以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共收益进行财务管理。未成立业主委员会的住宅小区的公共收益,可由物业服务人暂行管理。业主委员会成立后,物业服务人应当将经审计的公共收益会计资料及款项移交业主委员会。公共收益未经全体业主依法表决同意不得使用;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挪用、侵占公共收益。
蔡克强表示,为保障公共收益公开透明、合法合规地使用,佛山还将加快建设智慧住建的信息化系统,用信息化手段公示小区公共部位、公共设施及使用所产生的公共收益,方便业主和业委会进行监督。同时,将公共收益的公示情况纳入正在草拟制订的《住宅物业管理项目服务品质分级规范》中,实行服务品质分级规范。
今年全市一半以上小区成立党支部
党建引领是《条例》的一大亮点。目前,全市有个小区,到目前为止有个小区成立了党支部。“今年的目标就是在整个佛山市一半以上的小区成立党支部。”蔡克强表示,小区成立党支部是为业主委员会、业主大会做好准备,有助于化解业主、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之间的矛盾。“目前,物业管理方面的投诉比较多,我们将通过打造先锋品牌、红旗小区化解矛盾。”蔡克强说。
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业委会就有可能出现滥用权力、损害业主利益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条例》强调了居委会对业委会的指导监督。佛山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平海表示,要坚持党建引领,打造红色业委会,把支部建在小区内,将小区的各类组织,将小区内各类组织、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党员业主中的党建资源和力量进行整合,并加强小区党建阵地建设,让业委会参与社区治理有阵地、有组织、有归属,将社区党委居委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同时,强化社区党组织对小区业委会的领导,指导小区组建党员楼长队伍,将小区热心党员发展为楼长,推动党员楼长协助社区居委会参与小区治理,监督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工作等,促进基层社区治理精准化、精细化。此外,社区居委会还要帮助业委会建章立制,完善规则,实现信息公开,规范业委会运行。指导业委会做好对物业服务公司服务质量和小区收益的监管,维护业主的权益。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健源、刘艺明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健源、陈枫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霍泽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