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新说
两会期间,国资小新联合《国资报告》、新华财经持续推出“两会国企新声”栏目,为您汇总和整理国资国企代表委员们的提案和建议,共同见证国资国企代表委员围绕“国之大者”建言献策,共商国是;结合政府工作报告,聚焦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深入探讨国企改革、高质量发展等热点话题。
今天,我们为您分享“两会国企新声”第七辑——《立足国情推动绿色转型依靠主业持续改善民生》。
关键词一
绿色转型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绿色转型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够未立先破。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立足国情,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搞运动式‘降碳’、踩‘急刹车’。”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广大国企代表委员从推进能源低碳转型、清洁能源应用推广、各行业节能降碳、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总工程师彭寿:
从政策端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引导产业向绿而行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是一种将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大力发展光伏建筑一体化是推进绿色新型城镇化、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目前,国家及相关部委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支持BIPV发展,但相关法规只作了倡导性、鼓励性的支持,缺乏刚性要求,同时在材料、设计、施工、建筑等方面的标准与规范仍不健全,导致我国BIPV渗透率不足2%。
彭寿建议,在新建筑规划中强制采用光伏材料产品,明确建筑立面至少四分之一或等量面积实现光伏覆盖,或者强制性规定新建筑耗能必须实现20%以上能源自给,并对主体、期限、程序、法律责任等均做出明确规定。同时,在政府采购工程中强制性要求采购发电玻璃、新型光伏电池、光伏部品部件等光伏材料产品,积极应用装配式、智能化等新型建筑工业化建造方式,从需求端推动BIPV发展,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向绿而行。
在完善BIPV标准方面,彭寿指出,应加速制定出台发电玻璃等新型光伏材料与建筑材料集成的光电建筑构件标准,在已有BIPV发电系统验收标准基础上,尽快出台针对强度、安全性、防水、防火等建筑本体性能的BIPV验收标准,并修订发布BIPV定额标准,形成与技术发展和市场相匹配的标准体系,让BIPV发展有据可依,推动行业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能源集团包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贾润安:
促进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贾润安介绍说,国家能源集团作为现代煤化工先发企业,充分发挥煤化工产业示范引领优势,科学谋划、部署下一步煤化工产业发展。在“高端化”方面,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设煤基新材料延伸产业链项目,生产煤基新材料和煤基特种燃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在“多元化”方面,加快从单一的油品和聚烯烃产品向“油-化-新材料”多元化产品体系转变,积极发展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和高等级碳素材料。在“低碳化”方面,利用绿电、绿氢等新能源与现代煤化工耦合发展,探索大规模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综合利用路径。
贾润安表示,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国家能源集团作为中央企业将会坚决扛起这一重大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积极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高煤炭作为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开启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新阶段。
两会期间,贾润安还向全国人大提交了《关于尽快出台能源消耗考核实施细则以指导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建议》,建议国家相关部委尽快制定出台关于能源消费总量、强度及能量消耗的计算标准和统计规范,明确考核方式,使其成为指导项目列规的政策依据。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茂名石化公司党委书记尹兆林:
加快完善氢能源产用支持政策,推动交通运输领域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氢能具有能量密度高、零碳排放、通过氢燃料电池转换效率可达60%—80%等优势。尹兆林认为,随着氢燃料电池、氢内燃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氢能将成为交通领域低碳化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在大型公交、重卡、轮船等高耗能、高排放交通运输工具绿色能源替代方面,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石化钢铁行业副产氢气总量大、纯度高,可以制备适用于氢燃料电池、氢内燃机所需的高纯氢。
目前氢能汽车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保有量偏低,氢能生产和使用成本较高,不利于氢能的规模化发展。尹兆林建议国家加快完善氢能源产用支持政策,包括加大绿氢装置及加氢站建设补贴、氢能售价补贴、氢能汽车购置补贴力度,实行氢能生产和储输设备免税政策,促进氢燃料技术和氢能源利用等高新技术研发平台加快建设,推动交通运输领域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浙江移动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郑杰:
有序推动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高效推进数字新基建领域节能降碳工作
当前,我国对重点行业利用绿色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实现节能降耗作了明确的要求。年10月,国务院印发《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部门也联合印发《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
郑杰认为,目前,我国各地数字新基建节能降碳工作稳步推进,总体成效良好,但在实际操作中也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数字新基建的碳排放标准规范建设亟待完善,数字新基建领域的节能降碳市场调节机制有待健全,节能降碳的协同治理体系运转不畅等。
针对上述问题,郑杰建议,一要加快数字新基建的能耗评价和碳排放标准建设。充分考虑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新基建的传导溢出效应,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数字新基建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碳排放评价体系;积极引导和组织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等主体加强合作,加快行业和企业碳排放标准的研究、制定和推广,完善“双碳”领域标准体系。二要加强针对数字新基建的碳排放制度供给。要将数字新基建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用能权交易市场,加强用能权交易和碳排放权的统筹衔接,前端与末端治理协同应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加快出台并完善绿色金融配套的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探索节能降碳财政奖补机制,进一步提高数字新基建领域ICT企业降碳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我国节能降碳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制度保障。三要进一步优化“双碳”监管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双碳”协同工作机制,加强“双碳”集约化监管,推进相关部门碳数据共享、业务互通;加快推进能耗智控建设,积极鼓励能源管理领域5G、物联网等数智技术的应用,鼓励搭建满足区域性、行业性发展特征需求的管理平台,实现数智析碳、精准降碳。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炼:
支持广西页岩气勘查开发,助力少数民族地区能源发展
目前,广西缺煤、少油、乏气,能源对外依存度超过60%,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年广西天然气消费量为27.6亿方,仅占全国总量的0.86%。近年来,页岩气已成为拉动国内天然气产量增长的主力军,根据自然资源部“十三五”油气调查成果,全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19.36万亿立方米,其中,广西页岩气可采资源量1.05万亿立方米。支持广西页岩气商业化开发,对保障地方能源安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广西最大的地方能源企业,广西投资集团以电力起家,肩负着地方保供和能源发展重任。周炼一直致力于提升广西能源供给的基础性、保障性和安全性。
鉴于广西页岩气勘查开发工作“起步晚、底子薄,亟待相关政策支持”等现状,页岩气勘查开发产业“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等特点,以及广西页岩气地质条件复杂、资源开发困难等实际情况,周炼建议,设立国家级科技专项支持广西页岩气勘查开发。通过科技专项联合相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广西页岩气地质理论研究、勘查开发技术攻关、产能建设指导、发展模式总结、政策扶持、应用示范推广等方面的工作,帮助广西快速构建符合区情区况的技术理论、发展规划和地方配套政策,为广西“十四五”期间能源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电网广东湛江供电局千伏雷州巡维中心副站长吴翔:
加快推动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
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推动和技术的进步下,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吴翔认为,新能源汽车实现快速发展,充电桩建设功不可没。但现在住宅小区安装充电桩,存在物业方出于安全责任及承担管理风险的考虑,不配合安装施工等情况,严重影响了私人电动汽车的推广普及。
因此,吴翔建议政府对居民区充电设施建设给予政策、规划层面的导向支持,规划、住建、发改、交通、供电、消防等各部门全力配合,要尽快将与现行政策、标准、规定相悖的内容调整到位。此外,吴翔还建议支持充电服务运营商在居民区报装独立电表,直接与电网结算电费,鼓励采取智能有序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的充电服务模式,若居民区电力容量出现不足,由充电服务运营商向电网报装增容,电网企业做好配套电网建设与改造;住建部门会同电网企业等进一步明确并细化新建住宅小区充电设施配建或预留标准;各级安全管理部门加快制定安全和责任保险相关规定,完善消防与电气等设计要求,明确充电服务运营商、物业、用户三方责任界定等。“还可鼓励运营商开展智能充电管理、多用户分时共享等创新运营模式,积极探索通过参与电力市场、需求侧响应等获取增量收入,逐步形成可持续的市场化推进模式。”吴翔补充道。
关键词二
改善民生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靠共同奋斗,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广大国企代表委员结合主责主业,围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二院党委书记马杰:
让航天科技赋能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平稳运行、建设发展的根基,“科技赋能社会治理”是新时代的重要命题。马杰表示,中国航天科工二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强化科技支撑,推进数据赋能,打造出多元数据融合、精准快速感知、科学智能决策的整体化综合性解决方案——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解决方案,坚持以科技完善社会治理,为社会治理由“碎片化”向“系统化”转变赋能,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助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治理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经验治理、被动响应社会治理模式已不能应对套路贷、网络诈骗等新型社会风险。在加强数据治理能力、实现数据可信共享的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基层自治能力。例如,在社区治理中,群众“随手拍”可让垃圾分类、物业纠纷、可疑信息等治理事件得到快速上报,进而起到风险预判和防控的效果。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解决方案中的城市运行管理方案聚焦群众身边小事,让社会治理更具精度和温度。”马杰介绍道。社会治理一体化数据中台可通过AI分析算法对占道经营、游摊小贩、乱堆乱放等多类事件进行全天候实时监测,准确自动识别违章行为,并对发现的违章事件进行实时报警。城市运行管理中,安全监测必不可少,通过收集整合管理区域内的燃气传感数据,可实现对燃气泄漏事故的动态化监管预警,提升安全防护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安能集团总工程师张利荣:
推进安全型地下、半地下空间建设,提高相关工程防灾标准
张利荣指出,地下半地下空间是人工在地表下开创的新空间,是城市巨大的特殊空间资源,国内外都大力开发利用。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起步,随城市化呈规模发展态势,截至年底,城市地下空间累计建设24亿平方米,仅年新增就达2.59亿平方米,占同期城市建筑竣工面积约22%,下穿式立交桥占已建立交桥的75%以上,业已成为地下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大国。
建设阶段,由于水文地质、地下结构、地面建筑交互作用及受力变化复杂等影响,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运营阶段,一方面是受洪涝、地质灾害和地震等自然灾害威胁,另一方面是存在结构失效、渗透破坏、火灾、电力中断、有害气体及设备设施运行失控等安全事故隐患。
针对如何提升地下半地下空间灾害防救能力,张利荣提出:一要提高认识,将地下半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灾害防救的重要领域。二要深化研究,提高地下半地下空间工程防灾标准。三要加强建设,提升地下半地下空间应急救援能力。四要强化培训,提高全民地下半地下空间应急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冯远:
进一步提高住宅品质,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不断奋进
“现在人们买房时,往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