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智慧社区,与传统社区有什么区别呢?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简单的了解这两者的区别吧。
(1)智慧社区拥有传统社区所不具备的服务链条(生态链)。
传统小区拥有普通的车辆管理系统、门禁系统以及楼宇对讲系统。
(2)智慧社区则利用了现代的数字技术,扩展出传统社区所不具备的功能,如手机远程开锁,App呼叫社区服务,智能车辆管理系统(包含车辆引导,车辆位置查找),智能电梯、智慧消防系统以及智能门禁安防系统等。
(3)传统小区则是叫保安开门或者是刷卡开门,甚至有些小区门是自由进出的。从安全角度来看,智慧社区的安保情况比传统小区的更安全,更有保障
(4)传统四保业务包括保修,保洁,保绿,保安,以前是一个物业经理负责统一调度。
智慧社区则设施数字化管理,这样就完全可以自动完成了。如:保安巡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摄像头代替,保洁可以根据指令只打扫需要打扫的地方,保修可以提前收到预警,绿地等可以自动浇水,减少人工干预。
这样的对比有点抽象,笼统,小编将从门禁的角度分析,通过具体的事物来介绍传统社区与智慧社区之间的区别。
传统社区的门禁安防系统
传统社区的门禁安防系统为具备呼叫、对讲、可视、监视、开锁以及联网等功能,主要使用门禁卡进出,应用的范围普遍在传统社区以及城中村。访客拜访,可通过进出口的门口机呼叫业主,业主确认后,通过室内机远程开启门锁,让访客进入小区。这种系统能起到隔绝非小区业主以及闲散人员随意进出的现象。
同时小区管理处也会安排安管在小区门口进行监管。一旦有可疑的行为(如踩点,东张西望等),安管就会上前拦截询问。在小区安防中,对讲门禁系统就是小区第一道防线,保安人员是第二道防线。这种门禁系统对陌生人识别,主要靠安管人员来判断,确认身份过后,才会放行进入小区。
这套系统的缺点也尤为明显,感应卡片容易磨损与丢失,一旦门卡失磁,业主则要跑去物业补办,补办流程十分繁琐,有时会让业主不耐烦。而且,感应式门卡容易被复制,安全级别相对没那么强。不过,随着近几年的技术得到飞跃式进步,给楼宇安防对讲行业增加更多的可能性,出现智慧安防系统。
智慧社区的门禁安防系统
它与传统安防系统的功能一致,但是新增技术“人脸识别”技术、摄像抓拍以及后台数据分析功能。就如晟尚(海南)大数据集团服务有限公司研发的“智慧一体机”、“智慧种子”一样,都是具有人脸识别功能,为小区安全做保障。
那什么是人脸识别?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作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这项技术的落地应用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便利,生活上有刷脸支付,在小区安防上则有了刷脸进门以及摄像头自动抓拍非业主以及闲散人员传送至安保处。经过改造后的社区,门禁设备都带有人脸识别的功能。只要走到小区门口处,摄像头会对其人脸进行采集识别,然后与图像信息库内进行分析对比,确认身份后,门禁则会开启。
看似繁杂的对比工作,但对于机器来说,也仅仅是短短的几秒钟的时间内完成,而且业主不再为没带门禁卡而烦恼,轻轻松松进入小区。安防设备会对非业主进行抓拍,将图像发送至安保管理处进行预警,安管人员就会对此人进行远程监管,大大的提升小区的安全性,营造出安全、舒适的小区环境。
在录入小区业主信息方面,为了方便业主和提升小区物业的办事效率,改用自助录入的方式。业主只需要获取一次授权,后续录入家庭成员信息或租客信息就不用跑物业,可以通过手机或者小区的自助机进行录入。自助录入的方式是未来的趋势,录入操作简单,不耽误业主的工作时间,也减轻了物业的工作压力,提升录入率。
总的来说,智慧安防对讲系统是建立在传统安防对讲系统之上,进行更新迭代,加入了先进的识别技术与大数据应用技术。提高小区安全等级,让业主每天能够安安心心的回到温暖的家,同时减轻了物业的压力,节省了资源。
除此之外,智慧社区在社区管理人员与设备之间,都是线上交互的。当你需要进门的时候,门禁要和你的手机联动,当家中需要什么维护的时候,你可以线上呼叫维修人员,社区管理人员也能够查看所有社区设备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