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件事,一件是物业第一股被港交所秋后算账,另一件是宋都服务与母公司相互担保。
我们先回顾一下:
2月的最后一天,彩生活和花样年联合发布两则《监管者发出的公告及消息》,主要内容为港交所对花样年、彩生活及两名董事的纪律行动声明,并且责令相关管理层完成17小时有关监管及法律议题的培训。
培训不是重点,重点是港交所这出是冲什么。我们都知道,物业上市时要进行拆分,就像孩子独立要分家,不分清楚了就容易产生矛盾。彩生活也经历了这个阶段,并且与花样年订立了不竞争契据及业务划分计划。
也就是,彩生活管纯住宅,花样年管纯商业,跟潘军“飞机两翼”的畅想一致。但跟许多企业分拆物业之后揠苗助长不同,这两位分家之后就开始各自为营,花样年把手伸到了纯住宅物业的管理,彩生活也往纯商业物业方向发展。
大约也是担心市场情绪敏感,3月3日,新城悦服务专门发了一则公告,澄清自家一位独立非执行董事,虽然也是彩生活的独立非执行董事,但没参与公司日常运营,也没有被联交所批评。
而另一桩则是,2月25日,宋都服务发布公告,为满足宋都物业及宋都控股集团的融资需求,以及融资时部分金融机构对第三方担保的要求,宋都物业与宋都控股订立相互担保协议。
据此,宋都物业及宋都控股同意互为对方向银行或金融机构的借款或融资提供担保。另据公告,宋都物业担保及宋都控股集团担保项下12个月有效期内各自的累计金额不得超过人民币1.5亿元。
两件事性质其实不那么相同,但放在物业身上,又显得格外敏感。
虽然从市场表现来说,彩生活这桩“算旧账”没什么影响,但给市场带来的思考却依然确实存在。
一是监管和执行力度可能不够,市场上存在一些不合规的乱象。
二是物企面临一些泡沫,也因此,无论是市场还是企业,都显得格外焦虑。
这两件事,乍一看可能完全不一样,但如果细想,似乎都跟物业和房企的关联有点关系。
1、来不及沉淀,就要立刻跟上房企大开大合的发展思路,挺难。
任何行业都值得在社区这个场景下再做一遍。
因为这一句话,社区迎来了许多打探、试水,甚至抢夺。
地产的产业链条很长,物企发展了几十年,一直都是这个长链条里陪跑的那个。很不起眼,没有光环,甚至有点土,远不如在城市边缘起一栋高楼,既可以说的文艺又能立刻实现财富上的升级,算是诗和远方可以兼得的生意。
以前也不是没人看到过物业的价值,但在地产的光辉掩映下,很难让人提得起兴趣。
现在确实被看重了,最近又到了年报出炉季,在去年市场整体高速扩张的背景下,这届年报恐怕也离不开“快”“高”两个字。
但这两个字背后,一方面是逐年翻倍的KPI指标,另一方面则是,不被允许的沉淀过程。
最近重温了下《中国地产四十年》这本书,书是好书,看得人心潮澎湃,却也让人不由地想,那个时候的地产,真的是“弯腰就能捡到黄金”。几位如今耳熟能详的地产大佬,几千块钱入行,一个项目之后,就是千万级的第一桶金。此后越滚越大,巅峰时期一年净赚能有几百亿。
从90年代到现在20年代,几十年的成功铺就的思维方式,很难改变,甚至是久经验证,被明确信奉。
因此,在发展物业时,也下意识遵循这条路线,也就有了诸位物业同仁为了业绩绞尽脑汁的情况,也有了近期物业高管不断被替换,而替换者往往出身地产的事实。
2、物企能否真正开启一次再创业?
可能局内人都感觉到这个悖论了:
物企的价值在于其新的定义。
但这个所谓的新定义,大家都还没能正式入门。
这个时候就开始强调高增长,未免有点过早。
但偏偏又要不断加高筹码,被母公司送到资本市场上去博高估值,进行资本化运作。
但这样一来,已经完全失去了对“新定义”进行再创业的心态。
以至于几年探索下来,在经历市场动荡时,许多原本被寄予厚望的物企,被卖掉了。从年初的嘉宝服务,到花样年旗下的邻里乐、当代置业旗下的第一服务(终止出售)、富力集团旗下的富良环球,这些物企,规模、人才、投入,都是许多中小型物企比不了的。假以时日,必然也能出类拔萃。
可能这时我们才清醒地认知到:保大还是保小,在集团眼里,都不能算是个选择题。
地产的危机仍然在持续,拒付商票超七千笔、总金额高达25亿元的荣盛发展,不久前公告债务违约的中国奥园,债务违约已超50亿的华夏幸福,回笼资金超亿却依然面临较大偿债压力的融创……
下一轮债务到期前,还有谁要忍痛割爱?
3、地产与物业双回归之后,物业有可能从后端走到需求端?
风口之后,不应该是一片狼藉。
应该是回归。
这个“回归”,我们现在看到的,可能有两个:一是房地产企业回归建筑制造业本身,第二是物业回归到服务本质。
前几天看到《居住社区完整指南》时,我就在想,完整居住社区这个概念在年被提出,但一直到年才正式发文。长达12年的时间,除了要做试点实践,也是要等。
年前后,是物业准备迎风直上的时机。
这会儿风口没起来,是因为房地产先迎来了真正的“好日子”。很多好盘,普通人没看见它开盘,就已经卖光了。
那阵子开发商开发了一个新名词,叫做“茶水费”,算是买一栋新房的入场券。这种不正之风势头起的很快,蔓延的也很快。
由小窥大,当年的地产,手里的项目依然能下金蛋。从高处看,最著名的可能就是孙红斌当年末在某峰会上怒怼白银时代,他给出了几个数据:现在随便一个公司的利润都超过亿了,今年融创的利润三四百亿。
不过这种情况也没持续多久,房地产行业被一系列规范动作给规范住了。
对物业的规范紧随其后,年,先后发出如《关于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北京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成本计价规则》等政策规范物业管理,很明确地把“政治”的词提了出来:
因城施策、突出整治重点
依法有效开展整治工作
建立制度化常态化整治机制
更把市场对社区公共空间的问题,提了出来:物业企业不得擅自利用业主共有部分开展经营活动,侵占、挪用业主共有部分经营收益。
简直一举浇灭了许多物企把公共空间当自家财产的旧意识和旧做法。
回过头来看,仿佛这就是“等”的过程。
等的就是俯拾皆黄金的时代结束,风静猪落地,从规划到建设再到服务,一切都回归到最本质的思考上。
随后,再把地产和物业扯到一艘船上,合作去造一个设备设施完善、服务管理健全的高品质、有认同感的社区。
从前是前端建造,丢给物业后端清bug,往后则是双方协作,有可能物业要再往前多走一步,在更贴近需求端的地方,成为居住需求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