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纪律太松散、业务素质差、管理水平不行……对于小区业主来说,物业的服务关系到千家万户,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由于开发建设遗留问题、物业服务单位人员业务素养差异较大、物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导致业主与物业公司纠纷不断,有的甚至陷入欠费与服务不到位的恶性循环中。今年的省两会上,九三学社青海省委就如何进一步做好物业从业人员业务培训,提高物业整体服务质量提出建议。
从业人员要定期“充电”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物业管理在城市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以西宁市为例,目前西宁市共有物业服务企业家,从业人员5万余人,社会化物业服务项目个,面积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物业服务项目个,面积万平方米。从物业项目整体情况来看,大部分住宅小区实行了专业的社会化物业管理。
九三学社青海省委提出,要定期举办从业人员业务培训,针对不同层次的工作人员,开展针对性的培训,中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主要包括物业管理各项活动的组织、内外沟通协调、经营服务的策划、物业管理企业运作制度的订立、物业管理拓展和物业管理方案的制订、突发事件的处理等能力培训。
不仅如此,还要紧盯项目管理负责人的培训,主要包括制订物业管理方案的能力、制订物业管理制度的能力、编制费用预算的能力、制订物业维修方案的能力、策划经营服务项目的能力、创优达标的能力。同时,基层管理人员培训也必不可少,主要包括楼宇巡查能力、处理投诉问题的能力、物业接管验收能力、装修监管能力、物业管理常用公文的写作能力、把握企业经营理念;基层操作人员培训,主要包括对服务理念的领会和运用的能力,理解、掌握、执行业务标准的能力;服务过程的质量的能力,较强的沟通技巧。
进行物业技术“大比拼”
为提高服务质量,物业管理主管部门可定期举行经验交流座谈会或“技术大比武”活动,全面提升从业人员应对工作中出现的一般情况与特殊情况的处理能力,让大家从中受益,提升整体素质。
九三学社青海省委建议,还要加强物业管理师培训,目前,我省尚未建立起物业管理师队伍,物业管理主管部门和物业管理企业要积极组织具备条件的企业人员参加物业管理师考试,提高认识,加强管理,选聘取得“物业管理师”资格的人员作为物业管理项目经理人。
此外,建立物业服务中高级人才库,完善物业服务从业人员信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物业服务人员信息库,作为物业服务项目招投标、物业服务项目评优和优秀物业管理师评选等基本条件,力争实现行业诚信规范化管理,建立起良好健康的物业管理市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