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新型农村社区物业管理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型农村社区成为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合村并居、城中村改造、保护性开发等形式,在德州最为典型的是农村“两区同建”社区,即:通过农村社区和产业园区共同建设,促进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同步转变。近日,笔者在乡镇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很多农村“两区同建”居民社区建成后,乡镇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普遍现象,导致社区物业管理模式不科学,管理水平不高,物业管理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比较突出。

审计组深入调查研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新型农村社区物业管理专项审计调查,通过抽查,实地调研,走访社区负责人和部分居民,充分掌握本地农村社区物业管理现实状况,深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审计建议。

一、新型农村社区物业管理现状

全市共辖9镇2个街道1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涉及“两区同建”项目的有8个乡镇、1个街道,共建26个社区。其中,17个社区物业管理方式为村干部管理,2个社区为专职物业公司管理,7个社区为村民自治(具体见表1);26个社区中,仅1个社区收取过住户物业费,且只收过1年;4个社区由村集体支付,8个社区由乡镇支付,3个社区以其他方式支付,10个社区未支付物业费(具体见表2)。

(表1)

(表2)

二、新型农村社区探索实施物业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实施农村社区物业管理是适应发展变化的现实要求。当前,城镇地区的物业管理服务大多由专业公司承担,而农村地区很少有涉及。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体现在居住环境上。比如,新型农村社区将农村原有分散的庭院式居住格局变成较为集中的新型居住小区,物业管理理念和方式必然发生变化,需要融入新型农村社区物业管理的理念,对房屋及其配套设施进行统一维护与管理,同时公共绿地、环境保洁及治安等也需要物业专人管理,让更多业主从物业管理中受益,这也为物业管理进入农村市场创造了条件。

(二)实施农村社区物业管理是应对发展问题的客观需要。随着新型农村社区的大量涌现,物业管理面临很大挑战,资金来源有限,物业服务不到位,村民自觉维护社区环境的意识淡薄,公共设施屡遭毁坏,无公共维修基金做保障等物业管理问题已成为当下社区居民最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90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