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0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而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中国人,也从生活的点滴变化,感受着民族的伟大复兴。
十年前,总台中国之声从祖国的大江南北精心选择了十个地点,作为持续观察的十个样本。十年里,每年回访、持续跟踪、不间断记录,在时间的跨越中勾画出一幅民生变迁图景。今年,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记者第十次走进那些熟悉的地方,推出特别策划《十年,这里》。8月11日推出第四篇:《走出昔日城中村,今朝“拥抱”大湾区》。
年,我们第一次走进深圳罗湖区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的城中村——黄贝岭。这里的旧村改造已经启动,部分低矮的砖瓦房、凌乱的“握手楼”被推倒。
第二年,黄贝岭的房租开始明显增长,很多租住在此的外乡人印象深刻。
第三年,居住在黄贝岭的“深漂二代”,终于落户深圳。
第四年,黄贝岭地铁站出入口全部开通。地铁商业街、周边城市综合体等商圈正在崛起。
第五年,黄贝岭第一期旧村改造顺利完成,回迁房东岭花园正式交付给村民。
第六年,黄贝岭养护中心开业试运营,一时领全深圳城中村之先,更成为罗湖区医养融合的典型。
第七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很多居住在黄贝岭的港籍青年看到了机遇。
第八年,黄贝岭社区港人服务中心挂牌成立,社区工作站也设立了港人服务专窗,为居住在这里的名港籍居民服务。
第九年,黄贝岭村里多了一所公立九年一贯制学校——翠园实验学校。外地务工人员的子女也有机会在这里读书。
年,第十年——
黄贝岭村街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管昕摄)
深圳市罗湖区黄贝岭村,在城市主干道深南大道的最东头,是深圳市众多城中村中的一个。原住民仅有多人,而外来人口高峰时高达7万多人,其中多为四川达州籍务工人员。在去深圳寻梦的年轻人里,有不少人的起点就是从这样的城中村开始的。
黄贝岭村牌坊(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管昕摄)
每到疫情吃紧的时候,90后邱蜀钧总是奔忙在社区防控一线。她是来自四川达州的“深漂二代”,年大学毕业落户深圳,“投奔”父亲邱兴堂,由此来到黄贝岭。起初,小邱是一名社区志愿者,如今已是专职社区工作者。受父亲的影响,她时常在琢磨,如何带动更多居住在黄贝岭的达州老乡,融入深圳,建设深圳。邱蜀钧说:“这两年疫情反复,不少老乡的工作和生活都受到影响,但是大家参与社区服务的热情没有减少。今年3月黄贝的疫情中,我们仅用了1个小时就集结了多名老乡,为管控居民配送物资。”
目前居住在黄贝岭的外来务工人员,四川达州籍的近一万人。在地方党委组织部的领导下,黄贝岭成立了达州同乡村党支部,小邱的父亲邱兴堂是党支部书记,引导达州籍农民工就业、调解劳资纠纷、开展免费技能培训……
邱兴堂年来到深圳,而女儿则在老家四川达州。邱蜀钧说:“小的时候读书生活都是在老家,每年逢寒暑假的时候,会来深圳这边玩,来找爸爸妈妈,典型的留守儿童。开始是爷爷奶奶照顾,后来就在不同的亲戚家里面长大。”
黄贝岭社区正在召开座谈会(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管昕摄)
年大学毕业后,邱蜀钧才真正来到父亲身边。她熟悉又陌生的黄贝岭,已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尤其是老乡,以前社区很多活动,他们不闻不问,‘社区的事情关我什么事儿,我就是一个打工的’,但是现在大家不是。每次一有什么活动,大家争相报名,主动参与社区建设。”邱蜀钧告诉记者。
在邱蜀钧看来,这和流动党支部对老乡们的激励和引导密不可分,通过党建的引领,很多达州老乡在黄贝岭找到了“家”的感觉。
已在深圳半辈子的邱兴堂,看到女儿接过“服务老乡、融入深圳”的接力棒,心中倍感欣慰。年,邱蜀钧还当选为罗湖区最年轻的党代表。邱蜀钧说:“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其实是深圳包容性的体现。可能很多老乡仍然是从事体力劳动,比如他可能是工地打工的,或者是做家政保洁的,不管你是以怎么样的一种方式在深圳打拼,深圳仍然会留给你位置,会让你的付出,能够有所收获。”
黄贝岭村经过综合治理后的“握手楼”(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管昕摄)
曾经,很多外来务工者都是住在“握手楼”里,什么叫“握手楼”呢?就是两栋楼之间的间距非常狭窄,甚至两栋楼的住户可以通过窗户进行“握手”。黄贝岭现存的多栋“握手楼”,从年开始综合治理,治安、消防、雨污分流等都是治理重点。社区书记杨海鹏就是在治理任务最艰巨的阶段来到了黄贝岭。
在逼仄的街巷重新铺设地面,安装门禁系统和监控,接入天然气、所有管线入地,实行垃圾分类等,这些都需要杨海鹏去和居民们宣讲。杨海鹏说:“在铺设完天然气管道以后,怎么让居民能接受天然气。以往大量的安全事故都出于用这些不合格的煤气灶,包括煤气瓶。”
让杨海鹏觉得最难的,是推进垃圾分类,大家都不想把垃圾桶放在自家门口。宣讲、解释、协调,杨海鹏只能想尽办法智慧地处理这些基层矛盾。杨海鹏介绍:“涉及每栋楼它自己的相邻权的一些问题,包括我们在开展天然气入户的时候,需要搭建脚手架,包括我们开展选垃圾桶点的时候,大家都不希望把这些东西建在自己家门口,也不想把电动车充电桩装到自己家门口。”
在黄贝岭一栋“握手楼”的楼顶俯瞰街巷(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管昕摄)
黄贝岭人口密度大,人口结构也比较复杂。杨海鹏带头把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社区班子成员的电话号码,贴在每一栋“握手楼”的墙上,方便群众24小时都可以找到他们。持续三年的综合治理,“握手楼”从里到外都在变。杨海鹏介绍:“巷道中间划定了非机动车的停放车位,从以往凌乱的停放到现在停放有序,我们整体的居住环境得到比较大的提升,安全隐患也得到进一步地消除,这也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
黄贝岭村内的保洁由市政统一管理,街道卫生愈发整洁(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管昕摄)
港籍青年张明达已回到深圳发展十年,他本是黄贝岭村的村民,中学时代迁居香港。年,他搬进旧村改造分到的一套多平米新居,这比他在香港的居住条件要好很多。年,张明达从香港接回妻小,全家正式定居黄贝岭。他说:“这是一个幸运,也是深圳发展速度的改变。”
黄贝岭的十年蝶变,张明达作为见证者感受深刻。他是两个孩子的父亲,首先最在意的是这里教育资源的配套。“跟以前的整个舒适度真的不同了。陆陆续续这几年,无论幼儿园还是小学、中学,周边已经陆续多了好几家。”张明达说。
黄贝岭村内的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管昕摄)
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这让从事商业地产策划的张明达,看到了更多发展的新机遇。张明达说:“我在香港的同学或者以前的同事,很多都回来了。大湾区规划出来之后,人才引进、配套服务比如就业、居住甚至是小朋友读书,也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和协助。”
张明达说,这几年,他看到身边越来越多的港资企业,在深圳进行项目布局。而他所在的公司,在大湾区承接到的项目也越来越多。“对于我个人来说肯定是项目多了,我们公司在大湾区的投入和聘请的人员和留住人才的力度也会大。可以多参与不同的项目不同类型的规划,个人在专业上面的成长还是蛮快的。”
黄贝岭村内的小商圈(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管昕摄)
黄贝岭村内交通标线规范的街道(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管昕摄)
在张明达看来,黄贝岭交通、生活便利,可利用自身物业优势,主动对接需求,服务更多港籍青年在这里起步创业。
据统计,目前在黄贝岭居住的港籍居民,已有两千名左右。社区书记杨海鹏说,未来的黄贝岭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发展空间巨大。“服务港人的机制已建立起来了,也希望以后变成一体化。香港居民不用跑到香港去,就可以在这里享受到同等化的服务。大湾区建设和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大背景下,这是一个大趋势。(这方面)黄贝岭是跑在前面的。”
黄贝岭一角(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管昕摄)
黄贝岭的十年,改变了人们对城中村的“刻板印象”。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个体,都享受到时代红利,感受到深圳的开放和包容、发展和变化。黄贝岭已经告别昔日城中村,全力融入大湾区。
记者丨管昕郑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