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里众口难调的事儿特别多,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居民有不同的诉求,甚至会产生分歧、争执不下。社区在服务管理上该如何应对?昌平区龙泽园街道搭建的民主协商议事体系,在解决居民争议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怎样让蛙声不再刺耳
龙泽苑东区有一条水系。每到夏季,水系便格外热闹,虫鸣蛙叫,生机盎然。然而,这欢快的声音却让临近水系的低层居民格外头疼。“蛙声在夜晚显得尤其刺耳,从傍晚持续到凌晨,让人睡不好觉。”有人在社区群里提出,希望物业把青蛙清理出去。
此言一出,群里顿时“开了锅”,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蛙声太烦人了!一到下雨天就此起彼伏,特别是晚上8点以后,吵得人心烦意乱。”“小区里有青蛙,说明咱小区环境好,在城里难得能听到蛙声,多富有生机和诗意呀!”一方给小青蛙下了“逐客令”;一方认为应该保留青蛙的“居住权”,两派的观点尖锐对立。
了解到居民的不同诉求后,社区专门做了调查。“青蛙是保护动物,随意捕杀是违法的。我们也查了相关资料,目前还无法通过技术或生物手段,让青蛙定点鸣叫。这些青蛙平时生活在水系周边的石缝里,只有雨天才会出来,一般在夜晚以鸣叫的方式求偶,即使抽干水系也解决不了它们夜间鸣叫的问题。一旦有人靠近,它们的叫声就停了,想要找到它们也很难。”龙泽苑东区社区党总支书记汪风花说。
为了寻求解决途径,社区邀请居民、业委会、物业召开了“蛙声扰民问题”的协商议事会,让居民们各抒己见。有人说:“青蛙捕食蚊蝇,能够改善小区的局部生态,有益无害,把它们请走会破坏生态平衡。”“青蛙‘入住’咱们小区水系也有十多年了,我们都习惯了。它们晴天不叫,只有下雨时才叫。”也有人说:“住的远的人当然不觉得吵。我家窗户距水系只有五六米远,我们的休息权也要得到保证啊。”
“在民意调研中,想把青蛙请出去的居民占10%,支持青蛙留下的居民占90%,占绝大多数。”汪风花说,经过沟通协商,与会人员达成一致意见,让青蛙留下来,维护和谐生态。
那扰民的问题怎么解决?居民们也一起出谋划策。“我们走访后发现,受蛙声影响大的居民,以住在3层到5层的人家为主,他们的房龄有近20年了,窗户的密封条老化,隔音效果较差。我们帮助有诉求的业主、租户与中介、房东协调,安装了断桥铝隔音窗、隔音条等,降低了蛙鸣带来的影响。中介公司还安排了临时安置房,下雨天可以让租户搬到距水系较远的楼里住。”社区工作人员说。
经过沟通协调,曾为蛙声烦恼的居民选择了理解,也接纳了小青蛙的存在,矛盾得以化解。
让道路护栏发挥更大作用
两个月前,智慧社社区收到一桩投诉,有居民反映,开车从地库出来时,经常被停靠在1号楼北侧护栏外的非机动车挡住行车路线,而且护栏本身也阻碍了消防通道,存在安全隐患。
1号楼前的通道是地库出车的必经之路,只能容纳一辆机动车单向通行。在通道与单元门之间有一条走廊,安装护栏前此处为开放区域,外卖车、电动车在走廊里穿行、乱停乱放,让出行的居民很头疼。社区征求居民意见后,才加装了护栏。
“现在有居民提出了不同声音,我们第一时间与诉求人见了面,倾听他的意见。”智慧社社区负责人赵霄男说,针对“护栏是否阻挡消防通道”的问题,他向街道应急办咨询后得知,1号楼前的护栏与楼体之间存在一定安全距离,护栏的出入口也完全敞开,并没有遮挡消防通道。
那护栏是拆还是不拆?社区决定通过“龙泽家话”居民协商议事会,听取广大居民的意见。7月14日,社区邀请了居民代表、物业公司人员坐在一起,听取各方的想法。“我不同意拆护栏,护栏拆了之后,又会回到之前垃圾遍地、电动车乱停的状况。”“护栏的作用是显著的,防止非机动车穿行,以免给老人孩子带来意外伤害,还解决了电动车入楼的隐患。”“要想解决问题,关键是规范非机动车停车秩序。”护栏起到的作用,得到了居民的认可。
经过大家的讨论,居民们达成了共识,参会人一致举手同意保留护栏。但非机动车停放阻挡机动车出入的问题依旧亟待解决。经过严谨且细致的探讨和规划后,社区与物业公司决定,完全打开护栏出入口,并在护栏出入口处施划禁停区域,安排保安定时巡查,清理不规范停车的情况,保证所有出入口无车辆遮挡。
“加强管理后,护栏外的停车秩序好多了,没再出现电动车堵路的情况。社区开协商议事会倾听我们的心声,解决了实际问题,把民意放在首位,把事儿办在了我们的心里。”居民说。
改造篮球场兼顾居民需求
“咱们小区篮球场什么时候能整整啊,破破烂烂的。”“别的小区都有运动场地,咱们小区要是也有一个多好啊!”
龙锦苑四区西南角的空地上有个篮球架,常有居民去打球。但篮球场地面龟裂、脱胶,坑洼不平,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许多居民都盼望着能重修篮球场。
可居民中却有不同的声音:“有人大晚上打球,吵死了,让别人还怎么睡觉啊?”原来,篮球场距26号楼很近,开放式的球场产生的噪音让附近居民不堪其扰。
两方居民的诉求出现矛盾,既要满足居民健身活动的需求,又要兼顾居民正常休息,该如何调节和平衡?
社区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收集篮球爱好者、居民代表、楼门长的意见,先后开了4次“龙泽家话”居民协商议事会,并邀请街道相关科室、物业公司、物管会等参与,就“篮球场要不要建”“建在哪”“如何解决噪音扰民的问题”征求大家的意见。
“小区里的篮球爱好者多,支持篮球场重修的呼声很大。最终,大家达成了一致意见,篮球场重新选址升级改造。解决噪音问题,要从制定使用规则上想办法。”龙锦苑四区社区党总支书记张霄林说。
社区与项目设计方多次讨论,前后3次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将篮球场改建到健身广场最南侧,距离居民楼有一定的距离。经过半个多月的施工,篮球场改造工程完工。球场周边还加装了3米高的防护网,成为封闭式球场。
在篮球场使用规则上,社区通过居民群和小程序广泛征集意见,共收集到50余条:“篮球场只有一个篮筐,老人和年轻人玩不到一起,能不能实行预约制?”社区再次召开协商议事会,大家集思广益,就篮球场开放时间、会员登记、打球预约等建言献策。经过充分讨论,大家达成了一致意见:篮球场开放时间为每天上午9时至11时、下午4时至7时,根据季节适时调整;实行会员制,居民到居委会登记,办理会员卡;会员在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