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丽新
“过去一年彩生活以‘二次创业’的心态,调整变革、聚力发展,调整思路主要是在人、事、钱三个方向。”3月26日上午,在彩生活年业绩说明会上,彩生活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潘军向《证券日报》等媒体表示,“人”的方向,主要是管理架构精简优化,让组织扁平化,总部职能部门同步调整,权责更加清晰,提高管理效率;“事”的方向,就是基础业务和增值服务的调整;“钱”的方向,则是资金回笼和债务优化,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融资成本。
截至年底,彩生活服务集团(以下简称彩生活)实现营业务收入35.96亿元;净利润为5.42亿元,同比增长1.2%;净利率同比增1.2个百分点至15.1%;归属于控股股东的净利润5.02亿元,同比增长0.6%;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增加51.6%至8.26亿元。
对于年的发展,潘军表示,明确了三条增长路径:一是存量增收,对存量项目进行增收能力的挖掘;二是存量提速,加大力度进行新项目的拓展;三是发展增值服务,在保证基础业务稳步发展的同时,发力社区多种经营。
合约管理面积增至5.6亿平方米
彩生活年在港交所上市,开创物业管理公司登陆资本市场的先例,是当之无愧的“物业第一股”。上市以来,彩生活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合约管理面积从上市之初的2亿平方米发展到现在的5.6亿平方米。
截至年底,彩生活合约管理总建筑面积达到5.亿平方米,对应的社区数量达到个。其中,于年12月31日已经产生收益的合约管理总建筑面积达到3.61亿平方米,服务的项目遍布中国个城市,彩生活全国性布局已经完成。
“年,我们进行了管理架构的优化提升,主动退出一些低效益的项目,调整收购标准方,没有进行大量的收并购业务,减掉退出项目后,每年规模都有增长。”潘军表示,彩生活过去经历了规模高速增长的阶段,主要是通过两条腿,一个是市场的推广,第二个是收并购。但对接下来“收并购不是目的,如何挖掘利润空间是我们整体行业必须要完成的。经过两年的调整,当精细化管理落地以后才能实现有质量的管理面积的增长,追求质量健康更有价值的面积增长,这是彩生活未来要做的,而不是不顾效益的盲目扩张规模。”
“上市5年以来,彩生活超过98%的合约管理面积来源于第三方的开发商,远超其他的上市公司。”彩生活执行董事陈新禹进一步表示,与生俱来的低成本基因优势,并且已经签约互联网巨头京东和,强强联手打造智慧社区。这些优势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立起来的,也是彩生活未来发展的基础。
优化组织架构欲弯道超车
值得一提的是,年物业行业总面积超过亿平方米,整个行业总营业收入是亿元,诞生了市值超过亿港元的上市房企,行业可能已经进入到了一个规模为王的时代或者说面积争霸的年份。
“资本市场追捧物业板块,头部物业企业收购需求大,相关标的水涨船高,但同时中小型物业上市难度大,辛苦上市不如让大企业收购,将进一步催化行业的收并购现象。”陈新禹向《证券日报》等媒体表示,收购其实只是开始,如何融合业务才是最大的难题。如果高价收购资产,如何与企业自身如何发展,产生预期收益,将非常考验企业的考核能力。
对此,地产分析师严跃进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作为“物业第一股”,彩生活曾经开创了行业新商业模式,并不断在实践中试错,彩生活或许比正在加速扩张中的很多企业更了解这个行业的发展核心价值观和商业模式,如今规模优势虽然不明显,但经过年多举措调整,尤其管理层的整体调整,或许会走出二次创业的增长曲线。
根据3月26日最新公告,黄玮辞任彩生活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主席兼执行董事潘军兼任彩生活CEO,花样年控股地产集团副总裁朱国刚成为彩生活新任执行董事。另外,此前战略入股彩生活的京东和均分别派出了代表郑宏彦、孙冬妮进驻彩生活任非执行董事。
“当然,彩生活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走过了一些弯路,作为创始人,如今我担任彩生活CEO,也是回归初心、追本溯源。”潘军直言,经过了年以来的全面梳理调整,彩生活处于二次创业蓄势待发的状态。
对此,彩生活管理层表示,过去一年多,集团对业务进行全面回顾梳理,对部门组织调整融合,对管理架构精简优化,促进本集团统一管理,构建中坚力量,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发挥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同时,彩生活改革薪酬和激励机制,细化收费服务标准,打造扁平化、高效、流畅的管治体系和业务管理系统,多维度为各项业务赋能。
展望未来,彩生活管理层表示,公司将以客户满意为根本,追求有质量的规模增长和客户满意度增长。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标杆项目、多品牌策略、薪酬改革、激励机制等,多维度支持增长,从而实现规模增长,存量增收、增量提速,逐步回到增长快车道上。
(编辑张伟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