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路街道
位于普陀区的东北端,地处普陀、宝山、静安三区交界处。辖区面积2.34平方公里,60岁以上人口占比46.61%。年7月1日,号称史上最严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经过了一个月,整个街道日产湿垃圾量已达到约桶,这个数据代表着甘泉路街道垃圾分类已有了良好的成效。年11月,甘泉路街道更是成功通过“上海市首批垃圾分类示范街道”复评。
甘泉路街道鸟瞰图
疫情下分类点无人值守
垃圾分类早成习惯
年初春,一场疫情牵动着举国上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肆虐,打乱了人们原本正常的生活节奏。
合阳小区物业负责人许旻告诉记者:
我们按照街道统一要求,对全体保洁员进行疫情期间保洁作业培训,提高个人预防知识,并发放隔离服、手套与口罩。同时每天都会对保洁员进行体温测量,以及检查防护装备的正确穿戴。
请除害公司对保洁员进行消毒药水使用指导
针对居民每天都要接触的垃圾投放点,物业每天早晚都会进行两次全方位的消毒工作,使居民能够安全放心地投放垃圾。同时,严格按照要求做好居住楼道及小区公共部分的消毒工作,并且全面停止分类投放点边的分类志愿引导服务和保洁员二次分拣作业。
①对楼道进行每日消杀
②对垃圾箱房进行每日消杀
疫情期间没有了志愿者监督,垃圾分类的实际效果怎么样呢?居民是否会因为没有监督而不进行分类了呢?合阳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梅露仙告诉记者并不会。
通过每天垃圾的清运量数据可以看出,居民在没有志愿者监督的情况下,垃圾分类工作依旧没有拉下。梅书记说:“街道长时间、高频次地宣传灌输使得垃圾分类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进而成为了居民的一种生活习惯。”她表示,疫情过后,街道还将继续在合阳等几个居民自主分类率较高的小区试点分类箱房无人值守模式。
无人值守分类箱房旁居民自觉分类
疫情发生以来,按照市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为了确保居家隔离人员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街道第一时间启动应急保障机制,组织专门力量对隔离户进行上门到户的“特殊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工作。
甘泉路街道多为5层-6层高的老公房,大多数住宅楼都未安装电梯,上下楼全靠一双腿脚爬上爬下,即便是再冷的天里也能让人生出一身大汗。隔离垃圾收运人员“全副武装”,防护服闷热不透气,呼出的热气也使护目镜上全是雾,但出于安全考虑,不能摘下,就只能这样坚持着。
合阳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梅露仙告诉记者,她管辖的居民区平均每天有户-户的居家隔离住户,他们每天的隔离生活垃圾都由街道统一安排的专业人员上门回收。
专业人员上门到户收运隔离住户垃圾
党建引领下的居民自治
居民态度从报警反对到报名参加志愿服务
推进垃圾分类遇到的首个难题便是撤桶和改造建设新的垃圾分类投放点位。撤桶打破了居民常年以来养成的生活习惯,而新设置的垃圾投放点也易引发“邻避效应”,居民的反对声此起彼伏,撤桶工作推进困难。
合阳弄小区3号楼的居民反对情绪尤为强烈,不仅直接推倒了新建的垃圾房,更是半夜报警以维护自己的权利。
居委会、业委会多次与户居民进行沟通,上门听取居民们的意见,居民自治会议举行了不下十次。垃圾点位设在什么位置,安排什么朝向,都由居民民自主决定,最终才把新的垃圾投放点位敲定了下来。
挨家挨户上门征询←
党员参加垃圾分类推进大会↓
3号楼2楼的用户原本是反对者之一,但当他发现新的垃圾投放点位建成以后,原本困扰他许久的露天垃圾桶异味及蚊虫问题都不复存在,整体环境也更加干净、整洁、美观。前后的差异使他立马报名志愿服务,成为了垃圾分类工作的支持者。
合阳小区业委会主任季兴忠告诉记者,这次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不仅美化了我们小区的环境,改善了小区的整体风貌,更增强了小区居民们的凝聚力。
①居民自治会议多次讨论
②合阳弄小区3号楼新建的分类垃圾箱
为了更好地开展宣传,街道用心策划,组织周边培佳学校和沪太一小、宜川新村幼儿园、普陀区早教中心的小朋友上门发放宣传折页。在小手的牵动下,居民垃圾分类比例达到了95%以上。
①小小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
②卫生干部对小志愿者们进行培训
同时,针对行动不便的高龄独居老人以及无法在规定时间投放垃圾的上班族,街道也安排了保洁定时上门回收垃圾的服务,为确有困难的住户解决了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困难的问题。
利用人工智能手段管控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智能化初显神通
小区房龄老旧,居住人口复杂,流动性大,导致管理成了“抓破头皮”的事。小区垃圾投放主要面临三大问题:一是退休人员多,小区垃圾箱房经常“噗噗满”。二是两头班人员多,习惯在非箱房开启时段扔垃圾。三是小区人员流动性大,装修垃圾、大件垃圾随处可见。
甘泉路街道探索利用人工智能之物联网手段管控垃圾分类。街道领导通过深入排查摸底,通过实地考察、走访居民委员会、小区物业公司,召开居民代表、居民楼组长会议,最终决定与东方明珠公司联手打造“甘泉路街道社区管理综合平台”。通过探索智能化场景应用建设,解决了垃圾分类中的多项难题。
甘泉路街道社区管理综合平台
通过智能异物监测摄像头,一旦检测到有乱扔垃圾的现象,摄像头智能抓怕,并把照片第一时间通过顺道APP发送给该小区负责物业,物业便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宣传引导。
此外,每个垃圾投放点位前还安装了智能地磁传感器,一旦发现车辆或异物较长时间占用传感器位置,同样会发送信息提醒小区负责物业,使其尽快做出相应处置,方便居民投放垃圾。
垃圾箱房前停有车辆即刻发出警报
除了所有垃圾点位的实时情况能被“智能大脑”监控一览无余之外,所有垃圾驳运车也被安装上了GPS定位系统,每辆车的位置与轨迹一目了然。有效解决了干垃圾驳运车违规停放、不按规定路线行驶等难题。
街道依托“智联普陀城市管理大脑”平台,外加现代化管理APP的辅助,智能化介入到垃圾分类源头管理中,解决多个难题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市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与科技共舞,让“时尚感”深入千家万户。
甘泉路街道网格化管理中心副主任仇云自豪地介绍,“智能大脑”还有更多的功能正在开发与测试中,他们会继续深入垃圾分类智能化道路的探索,不久的将来智能化管理也许会得到更广泛的推广。
发布“甘指数”和“泉地图”
垃圾分类有实效
为了提高垃圾分类实效,甘泉路街道还设立了“甘指数”考核机制。首先由机关联络员和网格片区监督员组成了滚动排查组进行巡查,第三方专业测评。其次再由街道领导带领纪工委、减量联办人员,对发现两次以上同类问题未解决或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不力的居民区进行重点督查。最后根据综合结果,发布“甘·垃圾指数”。
每周垃圾分类实效检查分数及排名
“甘指数”将垃圾分类工作各环节进行量化考核并进行数据分析。测评覆盖到分类驳运机具、宣传氛围、各类垃圾物流去向、垃圾箱房环境、垃圾纯净度、投放容器、各类垃圾统计台账等。每周进行检查排名,并每季度发布“甘垃圾指数”。
甘垃圾指数
为更高效管控,街道还编制了两份“泉地图”:“泉设施地图”和“泉收运地图”。
“泉设施地图”精确对标达标创建“五有”标准,将各居住区内的四分类投放点、大件垃圾暂存点、装修垃圾暂存点、计划撤桶点位、已撤桶点位、驳运车停放点等信息录入地图,并在小区出入口的示意图上重点标注。
泉设施地图
“泉收运地图”分为干垃圾驳运地图和湿垃圾收运地图,针对干垃圾驳运至垃圾压缩站排队等候时间较长的问题,街道与普环公司对接研商,并通过实地走访、跟车调研等方式,探索干垃圾清运的“定时定点”;同时为了减少作业扰民,提升作业效率,街道启动湿垃圾夜间清运模式,确定每个小区湿垃圾待清运点位和收运时间,并不断优化调整。通过每周发布“泉干垃圾驳运地图”和“泉湿垃圾收运地图”,确实做到了干湿垃圾日产日清,作业效率明显提高。
①泉干垃圾驳运地图
②泉湿垃圾收运地图
街道办事处主任张军表示,年甘泉路街道在普陀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聚焦社区管理精细化,以党建引领时尚、居民自治共治的方式,积极宣传发动和落实推进垃圾分类减量新时尚工作。“垃圾分类在指尖、幸福甘泉在心间”成为甘泉居民生活中津津乐道的话题,群众成了垃圾分类最好的实践者和推广者,社区垃圾分类管理体系日趋成熟,社区居住环境不断优化,社区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甘泉路街道是上海市首批文明社区,是全市首家开展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制定文明社区指标体系的街道,有着浓厚的精神文明底蕴和群众基础。二十多年过去了,如今已成为老社区的甘泉路街道迎来了提升品质的契机。甘泉路街道将着力打造“幸福甘泉”,不断健全社区垃圾分类网络,通过“老传统”结合“新方法”,持续巩固上海市首批垃圾分类减量示范街道创建成果,持续提升社区管理精细化水平,让老社区焕发新光彩。
资料来源:绿色上海
编辑:朱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