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从法律层面来说
如今对生物识别信息的保护依然是远远不足的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必要考虑
对生物识别信息进行单独立法
顾城拒绝“刷脸”回家。
每次到小区门口门闸前,他都拒绝对摄像头亮出脸,而是直接叫保安开门,有时遇到别人刷脸开闸,他就尾随在后一起通过。
顾城租住在天津诚基经贸中心(下称“诚基中心”)。年3月他搬入时,被告知小区只能刷脸进入,没有其他进入方式。
想要入住,顾城必须向物业公司提供自己的人脸信息。
图/视觉中国
人脸信息是生物识别信息的一种,属于敏感个人信息。每个人只有一张脸,如果人脸信息被随意采集和滥用,隐患极大。近年来,尽管保护人脸信息的法律法规层出不穷,但公共场所的人脸采集设施越来越多。
年8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脸识别的司法解释正式实施,要求物业公司不得将人脸识别作为唯一的通行验证方式。
据此,顾城起诉物业公司,要求物业公司为他提供其他通行验证方式,同时删除他此前提供的人脸信息。
年5月18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法院判决,支持了他的诉求。
“凭什么强制我刷脸进门?”
年3月,26岁的顾城在网上签约租住了诚基中心的一套公寓。在拎包入住当天,他从房屋中介口中得知,小区只提供人脸识别的方式出入。
“因为房子我已经签了,如果不住的话,还得付违约金。”顾城与多数怕麻烦的租户一样,虽然心生怀疑,但还是硬着头皮让物业拍照录入人脸,登记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
安顿下来后,顾城发现,人脸识别机旁边就有刷门禁卡的位置,但物业不给办理门禁卡。他曾向保安询问,对方表示人脸识别是“为了业主的安全”,物业人员则答复他,安装人脸识别门禁,经过了业主委员会的同意,还有街道和社区这些官方组织的参与。
诚基中心的“刷脸”系统的确是为加强防护启用的。这是位于天津市和平区商务核心区的商住两用小区,由2栋33层和1栋50层的超高楼宇构成,拥有居民住房套,商户家,容积率达17.5。
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前,诚基中心就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的装置,原计划在年6月调试启用,但由于新冠疫情的暴发,在年2月前后,这套系统就被提前启用。
天津市在年1月24日启动《天津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应急预案》一级响应。
“我们以高度的敏感性对形势进行了预判,经过多个部门的研究商讨,决定紧急启用人脸识别系统。”社区党委书记陈思延在年2月公开表示,要保障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必须进行人防+技防相结合的模式,基本原则就是“堵住口、卡住门、看住人”。启用人脸识别系统,是诚基中心“技防”的重要一步。
陈思延还介绍,诚基中心的人脸信息数据通过四种方式采集:一是网格员上门入户采集;二是居民自主到物业公司客服中心采集;三是居民自主采集,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