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恒大汽车首款车型恒驰5在五一假期期间悄悄开启盲订的传闻在微博引起了热议,网友们议论的焦点不是恒大汽车终于快量产了,而是恒驰个小时内盲定订单就达到了5万台。
这些质疑并非没有道理,要知道坦克这种现象级车型盲定订单破万用了20天,热度极高的汉DM-i10小时盲定订单数不过1.2万台。而恒驰5在品牌、定位、设计、产品力等各个方面都不具备爆款的潜质,10小时订单破5万的成绩显然不合常理,而恒大官方尚未对这条传闻做出回应。
这不是网友第一次对恒大造车产生质疑。早期,恒大带着一掷千金的粗放和“全球第一”的狂妄入局造车,就被网友贴上了“野蛮人造车”的标签。现如今,汽车制造的客观规律给恒大好好地上了一课,第一款车型就陷入了难产的境地。而在恒大内部管理人士刘兵看来,恒大汽车当前的困局不止量产推迟,隐患从恒大跨入造车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浮现。
更糟糕的是,在国家三条红线全面实施后,恒大集团核心的地产板块因高负债率遭遇到毁灭性打击。当下,只有跑在新赛道上的汽车业务能够拯救恒大集团,命运坎坷的恒驰5已经成为恒大集团的最后一搏,它,能肩负起这个重任吗?
野蛮撒钱
“都说恒大是野蛮人造车,形容地非常贴切。地产公司造车,根本没有敬重这个行业”刘兵表示。相比白手起家的蔚小理,从地产跨界造车的恒大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最不愁的就是钱。不过在刘兵看来,恒大的钱都花在了刀背上。
恒大对造车有兴趣最早可追溯至年6月25日,恒大以67.47亿港元收购香港时颖公司%股份,从而获得45%的SmartKing公司股份并成为FF第一大股东。但双方很快就撕破了脸,于是,恒大决定亲自下场。
年1月,恒大健康通过收购MiniMinorLimited,获得NEVS国能汽车51%股权。随后5个月,恒大不断增加对国能的控股比例,直到全资控股。然而,国能手里只有一些没啥竞争力的技术,最有价值的也只有生产资质了。“国能93这款车问题很多,质量不行,成本又高,最后决定不卖了。”
或许是这两次失败让恒大意识到了造车没有那么简单,随后,恒大开始搭建包括供应链、工厂、人员等等在内的自己的造车体系。年11月12日恒大举行的新能源汽车战略合作伙伴峰会,以及一年后6款纯电动新车的官宣发布,让恒大汽车有了名气。许家印在峰会上提出的造车“三个必须”:一是核心技术必须世界领先,二是产品品质必须世界一流,三是成本必须大幅度下降,还在汽车圈里传荡。
许家印定下目标:“十大生产基地,每个基地规划产能50万辆,首期是10万辆,计划2-3年内生产规模超过万辆,10到15年内年产规模要超过万辆。”中国新能源车年全年累计销量万台,这意味着恒大汽车首期产能近乎要覆盖整个中国新能源车市场销量。
与此宏大目标相匹配的,是另一个同样不可思议的“花钱计划”。同样是在该峰会上,许家印继而表示,恒大在新能源汽车的三年投资预算是亿元,其中今年投资亿,明年投资亿、后年投资亿。这个数字有多夸张呢?造车新势力中的“烧钱大户”蔚来造出一款车也不过是投资了多亿。
事实上,恒大汽车花钱的速度比原定计划还要快上一年。根据恒大汽车年财报,恒大汽车累计投入已达亿元,其中亿元用于购买核心技术跟研发投入,另外亿元用于厂房的建设。
“第一批恒驰车(恒驰1-6/7)都是国外顶级设计师来设计的,后续的开发是由海外供应商整套来做的,国内要做的就是给他们一些参数,长、款、高、轴距、续航。恒驰1就是海外设计公司直接做设计和工程开发。”恒大汽车内部人士孙高杰向新车新技术透露。
除了将设计外包给国外供应商,恒大汽车完成了一系列收购。年5月31日,恒大健康通过国能收购了电动车轮毂电机制造商Protean,7月26日,恒大以1.78亿元收购电池供应商卡耐等等。
再是招贤纳士。年9月9日,恒大新能源汽车启动全球招聘,计划在中国、瑞典、德国、英国、奥地利等九个国家招聘约名新能源汽车行业从业者。另一位恒大汽车内部人士张铭告诉新车新技术,“恒大汽车集团高峰时候有0人左右,实际上不到人,但人也不少,跟蔚来差不多了。”
在广招员工和收购公司的同时,恒大汽车还在推进其“十大生产基地”的建设。年8月,上海松江、广州南沙基地全线启动设备安装调试,一年后的11月,这两大生产基地开始全线试生产,加上天津生产基地,总共3个基地已建成。
对于初创公司来说,对初创造车公司来说,钱确实很重要,但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快速扩张的恒大很快就遇到了问题。
天津生产基地原属国能工厂,是其中唯一拥有生产资质的,但不被恒大看中。孙高杰表示:“天津工厂恒大看不上,觉得总装和焊装放在一起不好。”相比天津,恒大在上海和广州基地的投入要大得多,采用更先进的工厂设备和技术,造价不菲,但到现在,上海和广州的基地还未获生产资质。
除了这三个基地,原先规划好的其他基地均未建成。在扬州的电池基地未建成,搞轮毂电机的电机基地没有建,剩下的汽车基地项目因为没有了资金不了了之。
到了去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是恒大汽车向外界展示造车成果的时候,共展示出9款车,覆盖A-D级所有级别,以及轿车、轿跑、SUV、MPV、跨界车等全系列所有车型,备受瞩目,有相关媒体报道题为“恒大实力派惊艳上海车展,恒大造车被低估了”。
车展中展出的9款车事实上是被许家印挑选出来的,原先设计出来的是14款车。第一次造车的恒大汽车为什么上来就要开发14款车型之多?张铭透露说,当时恒大汽车目标是3年内销量要达到万辆,然后就去调研需要开发多少车型才能达成这个目标,恒大调研了丰田汽车,了解到丰田在完成万辆目标的时候有14-15款车型,于是恒大也将开发车型数量定为14。
在上海车展期间恒大展出的9款车中,只有恒驰5是能看到底盘、能开的车,车展当日下午,多家汽车媒体在恒大汽车上海基地前试驾了恒驰5。除了恒驰5,其他都是模型车,而已经被许家印敲定好了车型设计的这几款车,在后期量产阶段又变得不一样了。
“有些车从概念到工程的阶段发现没法做,比如恒驰2后排设计出来特别小,恒驰MPV被论证出来也做不了,9款车最后变成5款车。”张铭告诉新车新技术。
由于恒大汽车资金短缺问题,这5款车也没有完全保住,目前公司内全力保恒驰5。在9款车型中恒驰5的外观比较一般,也比较低端,但此时的恒驰5是最接近量产状态的一款车了。
在模型车阶段时,恒大汽车还有一笔钱是花在建36个品牌展示中心上的,均坐落在核心城市的核心地带,后来陆续关门退店,只保留下5个。
值得一提的是,张铭透露,恒驰1因为被媒体发现是模型车,所以不能摆在展厅里,但是展示中心已经在建,模型车订单也在下着,几百万一台的恒驰1销量,占据了中国一年模型车订单的一半。车门能打开,内饰甚至动力系统也有,但恒大的车子只能20码开半小时左右。
两年花掉亿,恒大还没造出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汽车。
从开始的“买买买”到后来的“省省省”,谁也算不清恒大造车一路上有多少试错成本,山穷水尽之后,确保恒驰5上市成了恒大汽车最后的孤注一掷。
汽车公司里,说话不算数的是汽车人
“能感觉出,企业战略、品牌战略和产品战略,不是按照常规来出牌的。”一名入职恒大汽车一年多的内部员工王清泽谈及其对公司的最大感受。
在恒大汽车,对公司战略产生疑惑的员工不止王清泽一个。在来恒大汽车之前,他们有着在汽车行业其他岗位上工作过的背景以及对这个行业较为深刻的理解,但来到这家由地产公司人员领导的汽车初创公司后,却时常对上级的做法发出疑问。
他们逐渐发现,在这样一家汽车公司里,汽车人说话不算数了。
恒大汽车的中高层人员结构中,核心领导大多是地产公司过来的,中层则以专业汽车人为主。以恒大研究院为例,院长和中层都是专业研发人员,而分管领导刘永灼则是地产公司过来的人。这样的领导层结构无疑打破了汽车公司内话语权的平衡。
地产领导们带来地产式的造车风格。“恒大觉得自己是世界强,觉得自己不差钱,在节流这块做的不好,对成本控制的也不行。”孙高杰说。除了恒大汽车,没有其他汽车企业花钱如此大手脚,严格控制成本是汽车企业为了占据更多市场份额、提升企业效益产生的共识,也是衡量企业内部运行效率的重要指标。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赛道上,其他造车新势力还尚未盈利,成本控制仍是他们重视的主要问题。
许家印则在内部开会时发言:“卖车嘛,一台车亏5万,万台就亏个亿,最多把一年的利润亏掉嘛。”轻松发言背后体现出的是地产人固有的高周转模式逻辑。
高周转是地产行业里常用到的商业术语,指的是资金从资金形态到货物形态,再回到资金形态的循环过程,一个循环所花费的时间越少,意味着周转效率越高,地产企业碧桂园的“模式:拿地4个月开盘,5个月资金回笼,6个月资金再周转背后的逻辑就是高周转。这样的模式带来更高的资金效率和利润,短时间内能快速启动销售、收拢回款。
“恒大汽车中的地产高层,深刻享受到房地产经济时期“短平快”的红利,习惯追求短期出成果,没有给予市场足够的敬重,往往导致发展成果与预期有较大落差。”业内人士如此评价。
据恒大内部人士,在恒大汽车做事要十分高效,正常需要5个月才能办成的事,公司会问2个月能否办成,也因为追求速度忽视过程,没有时间做充分尽调,恒大在收购公司阶段常出差错。
恒大汽车的发展方向还是取决于上层领导对汽车的理解,因为领导大多地产出身,做出过不少“门外汉”的行为。在上海车展上,恒大汽车将恒驰车的所有造型效果都曝光出来,这跟其他汽车公司不一样,通常对新车外饰都会通过贴斑马纹、伪装来进行保密,以保证新车车身构造神秘和车身设计不被剽窃,不过恒大汽车并未慎重考虑这一点。
面对恒大汽车一系列反行业规律的行为,内部专业的汽车人却表示无可奈何。张铭认为:“专业汽车人在地产公司很难做,刚开始还会提,后来提也不提,你说怎么干就怎么干。内部流行一句话,恒大汽车在错误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干着违背基本规律的事情,只有老板们一天到晚嗨的不行。”
恒大汽车内寻求不到话语权的汽车人,开始了出走。
从年6月开始,恒大汽车高层接连离职。原恒大法拉第未来智能汽车(中国)集团董事长彭建军因为多起对零部件公司收购失败而引咎辞职,后由恒大旅游集团董事长肖恩继任;原国能电动汽车创始人兼董事长蒋大龙在就职恒大一年后离开,知情人士称离职原因是“因为没有决策权,离开干自己的事”;原广汽研究院院长黄向东,出任恒大新能源汽车整车研究院院长不足一年后离职,离职的原因称是退休,该说法存疑,因此前年黄向东也是从广汽集团退休,两年后加盟至恒大汽车,二次退休不免令人揣测。
在这样一股离职潮下,去年上海车展前,拜腾创始人戴雷加盟恒大汽车,出任恒大汽车常务副总裁,但张铭说:“戴雷招过来很奇葩,他来不是管营销,而是分管产品企划中心,来了之后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或许就像恒大内部员工说的:“恒大造车,就像是一个有钱人,突发奇想想玩汽车,但怕别人骗,就用地产的人,在这条路上栽了跟头,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三条线没难住恒大,却难住了无数员工
恒大汽车需要依靠恒大地产的资金维系正常运营,但在国家三条红线全面实施后,这条资金链面临断裂,恒大或许不曾想到,这三条红线会对它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年8月,人民银行及住房城乡建设部规划了房地产公司的三条红线,具体是:1、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2、净负债率大于%;3、现金短债比小于1倍。这三条红线恒大地产都触及了,也因此面临融资困难、资金链断裂的局面,需要通过引入
战略投资、分拆资产等方式来降低负债水平。
恒大集团开始采取一系列的行动来降低负债率。年9月,恒大汽车融资约40亿港元,并宣布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年年末,恒大集团将旗下恒房通更名为房车宝,联合全国家中介机构重组成立房车宝集团,入局房产中介市场;年9月,中国恒大发布公告称:已于1亿人民币的战略投资者进行商谈,其中已有亿实现了债转股,恒大通过这个操作将千亿债务“抹消”。最困难的时候,恒大汽车为了开源节流,此前收购的海外企业也不断被处置。
难的不仅是恒大汽车,恒大底下的员工也在跟着公司一起经历波谷。据公开消息,恒大核心管理层主动暂停领取工资,员工办公地写字楼搬到了工厂,并且在恒大汽车里做起了他们的“副业”。
“恒大汽车每年都要搞几次全员营销,每逢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就要求员工卖房。”孙高杰告诉新车新技术。在汽车公司里卖房,恒大汽车的员工很特别。
“副业”卖房也有考核目标。“一般考核目标在部门的一把手那,排名靠后的会被罚钱,底下的员工原本是没有考核压力的,但是领导会给每个员工施压,身边的亲戚都推荐遍了。”孙高杰说。
同样被安排“副业”卖房的还有作为恒大汽车研发人员的张铭,张铭表示,他入职恒大汽车后赶上了一次最长的全员营销,那一次大概售出几十个亿的房子,数量有几百套之多,原先研发人员因为有研发任务,所以没有被安排参与卖房,但十一期间,公司也给研发人员安排了一定的卖房任务。
那时恒大汽车内大概有多少员工被要求卖房呢?一名在恒大房车宝工作过的员工李思航在网络上分享经历说,恒大集团大概从每个部门调来30%员工来到房车宝,从底层到高层的都有,包括物业保安、工程监理,以及在汽车、营销、影城、游乐园、物业等部门工作的员工。数据可以看出,在恒大汽车做起“副业”卖房的员工不是少数。
不过孙高杰认为,“副业”卖房是被大多数员工接受的,卖房能赚取佣金,同时这也可以成为新创公司初期开源节流过渡的手段,也是恒大的优势,之后的产品销量和质量能做起来,这些不算什么。
与孙高杰对于员工做“副业”卖房较为乐观积极的态度相比,恒大另一内部员工却不敢苟同,为了完成一个卖房任务,他在南方的一个三线城市买入一套恒大小公寓,买了之后房价横盘很久,房子地理位置偏僻不适宜居住,将其当作投资显然也已赚不到钱,现在逢人就在推销这套房子。
因国家三条红线政策引发的资金问题,没有难住恒大,却难住了底下担起卖房、卖车“副业”的员工们。
去年下半年,恒大汽车员工离职率增高,张铭详细描述道:“8月份,恒大研究院中层员工工资延迟发放,劳动收入存在被削减、推迟、拖欠的情况,恒大汽车员工离职人数相比前几个月有很大的增长,我所在的部门,3个月走掉5%-10%的人,1年走掉20%的人。集中在下层。”
在去年3-5月时期里,恒大汽车还在陆陆续续招人,而到了7、8月,恒大汽车员工是只出不进,招聘停止。已经离心的员工和业务团队,如何能够支持恒大汽车去完成他的汽车梦呢?
恒驰5能不能拯救恒大?
即便处在困难时期,许家印在职工会上仍然表示,要坚定不移向新能源汽车转型,“这个转型方向是非常正确的,我持续性看好新能源汽车,而且大家可以用最简单的方法观察新能源汽车市场就可以得出结论:大街上、马路上的绿色牌照汽车越来越多,不就说明了一切吗?”
恒驰5作为恒大向新能源汽车行业转型的关键节点,在通过工信部新车一个月公示期,具备了销售资格后,能否在二季度成功完成上市是恒大汽车当前最重要的任务。
张铭认为,恒驰5如果资金到位了,造出来是没有问题的。关于这笔需要到位的资金,网上传言有部分是许家印自掏腰包出的,用来支持恒驰5的生产,其余资金来源则尚不清晰。
对于恒大汽车的未来,张铭表示:“在这就职两年的时间,也学到很多东西,对于这样一家从0到1的新创公司,开始整合得并不好,但是企业的流程规范逐渐在搭建,也慢慢从粗放型的地产公司走向精益化的汽车公司,开始做一些合规的东西了。”
从恒大近期动作来看,恒驰5的量产正在加快推进中,许家印对造车仍在坚持。今年3月22日,许家印恒驰5量产动员大会上提出要求:“汽车集团要日夜奋战,努力拼搏,大干三个月,6月22日一定要实现恒驰5量产,为恒大汽车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很多看来,这是恒大的又一次口号罢了,但落在恒大身上上仍然是不小的挑战。
与此同时,今后恒大汽车将被众人持续审视的也将不止是恒驰5上市这一件事。恒驰5盲定和预售成绩将会如何?扬言要对标宝马X1和奥迪Q3的恒驰5能拿出怎样的卖点?将来卖车是要做直营还是做加盟?疫情、缺芯、涨价等黑天鹅事件轮番冲击汽车行业,仍处于磨合期的恒大汽车有没有体系性能力应对这些危机?
恒大汽车未来如何回答这些未被解答的问题,仍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