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调查之五:四大网格力量,哪一种不能少?
碧翰烽/文
关于网格化管理,前面四篇调查分别提到了网格划分、网格力量配备等。谈到这期,应该要做一个阶段的基本小结了。
我以为,网格化管理首要的应该是构建怎样的力量体系。通俗来讲,就是“人”的问题如何解决,网格里没有专门的“人员”来服务管理,网格化就只能是一种口号。
从各个地方实践的经验做法来看,网格力量主要由以下四大力量构成:
第一,配置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下沉到网格,这是网格力量的核心。这类力量是非常关键的,首先,他们本就是基层力量,本来就要以进入网格开展工作为首要,不能浮在机关办公楼里。否则,政策法规的执行就到不了最后一公里。
其次,网格化管理的重中之重是解决问题,特别是为群众解决问题。那么,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肯定是解决问题的主力军。
最后,有了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进入到网格,网格就不是空中楼阁,就是有体制内干部专门负责的一个区域。
因此,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进入网格,应该是一种标配,应该是盘活现有基层干部资源的重要之策。
第二,整合专职力量进入到网格,这是有实力地区可以实行的。关于这种力量,首要的当然是专职网格员,这些年,不少地方都专门招募了专职网格员。以致于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网格化就成了专职网格员的网格化。这实际上是一种误区。
因为在实行专职网格员时,不少地方就是冲着信息化来招募的。这种思维起初是现实的,但随着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深入,网格化的核心不只是解决信息录入采集的问题,更应该是解决实际问题的。
但是,专职网格员还是有存在的必要性。一者,部分管理复杂、人员不足的城区社区,可以考虑;二者,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地方,也可以考虑。
不过,要把专职网格员这支力量用好,关键还得要纳入社区工作者体系,而不能与社区工作者形成两张皮。
另外,在村(社区),诸如党建联络员、城管网格员、政务代办员、人口协管员等专职力量,都应该纳入综合网格力量体系,而不能单纯强调”部门专职化“路线。到了基层,就要更多强调”块块“的作用,而不是过度强调”条条“的功能。
第三,组织动员社会力量进入网格,这是网格之重要力量。网格化能否取得真正的实效,这是最为关键的一环。也就是说,能不能发动群众参与网格化管理,而不只是体制内干部在唱”独角戏“。
哪些社会力量是最为现实的力量?从各地经验来看,城市社区,主要是小区物业人员、业主委员会成员等纳入网格力量体系,特别是业主委员会应该与网格党支部有机融合,实现党建引领小区自治。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楼栋长、居民小组长队伍。
农村,主要是用好或者恢复当年的村民小组长。
关于动员社会力量:一方面是充分用好法律法规,比如村居民小组长,是有法律支撑的;另一方面是要有一定的经费补助、激励政策,动员群众、社会参与,不能只是简单的讲志愿、讲奉献。
第四,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进入到网格,这是网格的一支应急力量。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进网格,不少地方可能更多体现在形式层面,还没有真正发挥出多少实效,即使是在去年以来的疫情防控当中,也是颇多争议。
但我还是认为,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应该编入网格,因为从属地管理原则来看,本来就是属于网格的。
至于工作内容与工作方式,应该主要坚持平战结合的原则。也就是说,平时不需要动用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网格开展工作,而是作为一种预备力量,在关键、应急的时候才应该启用。比如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应急状态。
关于以上四种网格力量的构成,有的地方可能都有,有的地方可能偏重于其中几种。不管怎么样,网格化的基本思路,就在于首先如何整合网格力量,如何做到有人办事、有人管事。否则,你以为的网格化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