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翟长青在指导学员检查捣固车。(吴怀球摄)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如何调动广大产业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好地发挥产业工人队伍的主力军作用成为摆在国有大型建筑施工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近日,一条主题为《她的工位,有度高空景观》的短视频作品刷爆朋友圈。这条视频由中铁四局党委宣传部策划拍摄剪辑制作并面向全网推送。视频中,中铁四局渝昆高铁项目95后塔吊女司机梅源展现出阳光乐观、积极向上的工作生活态度给所有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梅源是中铁四局十余万产业工人群体中的一份子,近年来,中铁四局以强化思想引领、赋能创新创效、深化制度建设为抓手,为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向纵深发展这一课题提供了答案。
强化思想引领,不断增强产业工人先进性
“我宣布,本次技能大赛圆满落幕……”11月23日,在安徽省年度重点工程职工(农民工)测量工技能大赛现场,站在主席台上的总裁判长徐露平郑重宣布。这是今年以来,徐露平第四次出席安徽省重点工程职工(农民工)技能大赛活动,其中三次他都担任大赛总裁判长一职。
今年41岁的徐露平是一名普通农民工,中共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安徽省十佳“最美农民工”、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劳动模范”“十大新型农民工”,现任中铁四局四公司合肥铁路枢纽三标项目副经理、安徽省职工技术协会会长。年,他以农民工的身份当选为安徽省总工会兼职副主席,这也是安徽省唯一一名当选省总工会副主席(兼)的农民工。
徐露平
从杂工到桥梁张拉技术专家,从一名普通的农民工到省总工会兼职副主席,徐露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工匠精神”。他的故事平凡也温暖,有着鼓舞人心的力量。
“停下来,就会被时代的潮流淹没。作为一名新时代产业工人,只有加倍努力,以更好的状态、更好的成绩回报社会,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给予的厚誉。”徐露平表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首先靠人。有统计显示,近八成产业工人集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产业工人群体已成为建筑施工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对工程项目建设和企业形象影响越来越明显。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近年来,中铁四局党委不断将党建工作领域向基层一线延伸。
在中铁四局,向劳务队伍委派党群工作协理员已成为基层项目党组织不可缺少的管理制度之一。通过委派政治素质高、具有较强沟通协调能力的党员到劳务队伍中做思想政治工作,向他们宣讲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解决他们关心的敏感问题,帮助他们加强生产管理和队伍管理,逐步建立起互信合作关系,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地保障了施工生产进度和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
“我手中拿的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会议上所做的报告,一会儿发给大家。这份报告里有很多大家伙关心的民生问题。”12月3日上午,在中铁四局雄商高铁二分部钢筋配送中心的休息区,项目党支部副书记徐均正在为这里的作业人员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现场氛围热烈,徐均通俗易懂的宣讲赢得了工人兄弟的好评。
在现场施工作业的曹学义听得格外认真。他深刻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产业工人的关心关怀。“这次活动很接地气,把咱们工人群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讲得很透彻。以后这样的学习还可以多搞几次!”
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下,裴维勇、陈航、高丰华、魏大翻、熊秋虎、黄金花、郝国宇、邓远兵等一批像徐露平一样优秀的产业工人通过拼搏创造与企业共同发展,实现了个人价值。
赋能创新创效,锻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以劳模带动创新创效、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在产业工人中培育人才,是中铁四局提升产业工人素质本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做法。长期以来,中铁四局以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为重点,积极开展创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工作。同时,努力将劳模创新工作室打造成“孵化器”和“蓄水池”,使之成为产业工人成长成才的广阔平台。截至目前,中铁四局已成立了26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和9个“技能大师工作室”。
“全国劳动模范”翟长青和以他名字命名的劳模工作室就是其中的缩影。年,翟长青和技师裴玉虎正式结为师徒关系。在“翟长青劳模工作室”,裴玉虎跟着师父从技术知识学到管理理念,翟长青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做事态度和行事风格对他影响颇深。
在翟长青的影响下,裴玉虎等一批又一批技术能手脱颖而出。年,裴玉虎通过职业资格认定考试并成为了高级技师,先后率领团队参与了无砟轨道智能铺轨建造技术与应用等十余项科研课题的开发和研究,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3项,省级工法1项,撰写发表了3篇学术论文。年,裴玉虎参与编写的“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中国铁路预制梁》正式出版发行。
今年54岁的“全国劳动模范”裴维勇,是中铁四局二公司的高级技师,曾参与过京九铁路、武广铁路、太中银铁路、涪秀铁路等25项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37年的从业生涯,他先后担任过机械操作手、测量工、吊车司机、机械维修工等多个工种,现如今,他有一个新的身份——“裴维勇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
与其他劳模工作室不同,裴维勇直接将“课堂”搬进施工现场。针对部分电工在电气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他和工作室成员制定专项课程,通过理论讲解、实物操作、动画演示相结合的现场培训方式,让年轻的技术工人更加易学易懂。
截至目前,裴维勇通过劳模创新工作室平台,为企业培养了30余名青年技师及高技能人才,不少徒弟在重点工程担任项目总工程师、工程部长等职务。年7月,“裴维勇劳模创新工作室”被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工会授予“五星级劳模创新工作室”。
如果说“劳模创新工作室”是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那么技能大赛就成为全方位检验技能人才水平的练兵场。中铁四局四公司90后测量工郝国宇就是通过技能大赛的舞台,最终成为工程测量领域的佼佼者。年,郝国宇在安徽省总工会主办的全省重点工程测量技能大赛中获得冠军。年,郝国宇被评为“安徽省金牌职工”。同年,他再次在江苏省铁路重点测量工和预应力张拉岗位技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和“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称号。由他参与在研的科研课题“基于BIM信息化技术的桥梁智能测量与重构技术研究”已经申报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3项;发表学术论文1篇。
“举办技能大赛,推动产业工人通过学技术、练本领、强素质,更好地促进其岗位成才,有利于整体提升技能人才的水平,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与创新力,从而成为发现和选拔一流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中铁四局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邵刚表示。
中铁四局通过积极搭建技能大赛平台,同步开展岗位技能比武、农民工技能大赛以及劳动模范、劳动功臣、工地之星、十岗百佳等评选活动,让能工巧匠不断涌现。近年来,全局产业工人中涌现出“江淮杰出工匠”1人、省级工匠28人、省市级五一劳动奖章人、省部级技能竞赛状元30人,表彰企业创新功臣40人、“十岗百佳”标兵人。
深化制度建设,保障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
年7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十大产业百家企业深化农民工队伍建设改革专项行动”启动,为期一年。作为百家企业之一的中铁四局积极响应号召,围绕专项行动工作要求制定了以企业与农民工“责任义务共担、安全质量共管、管理效益共赢、文明和谐共建、使命梦想共圆”为主要内容的《深化农民工队伍建设改革专项行动方案——推动农民工“五共”管理工作走深走实》。
不断探索包括农民工和劳务派遣人员在内的产业工人队伍管理新路径,中铁四局一直在路上。年,中铁四局创造性地开展“五同”管理工作,让基层项目职工与农民工同学习、同劳动、同参与、同生活、同娱乐。年,在“五同”基础上,中铁四局对农民工管理进行升级,探索出“五自”管理新模式,组织引导农民工协作队伍进行自我民主管理、自我培训教育、自我权益维护、自我竞赛争先和自我生活娱乐。此次推出的“3.0版本”“五共”管理新实践,不是对“五同”“五自”的否定,而是在前两次模式基础上的更新和完善,其实质还是为了满足农民工的新需求。
好的制度落地生根是关键。前不久,“党建引领聚合力,勇创一流立新功”合肥轨道交通“讲忠诚、强担当、争先锋”党建主题活动暨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在中铁四局合肥新桥机场S1线建设工地举办。推进会上,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何轶鸥和中铁四局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勃共同为合肥轨道S1线先行段产业工人社区揭牌。
据了解,这是该项目部为响应合肥市城乡建设局政策和中铁四局产业工人“五共”管理要求,按“”标准专门建立的合肥市首个集工作、生活、学习为一体的产业工人社区。具体来说,标准就是突出1个引领(政治引领,弘扬工匠精神)、社区设立1个机构(产业工人民主管理委员会)、成立3个中心(综合服务中心、技能提升中心、娱乐活动中心)、做好5大服务(进出场登记服务、书籍借阅服务、技能培训服务、健康防疫服务、法律维权服务)、落实4项保障(心灵关怀驿站、妈妈式物业、自助式餐厅、积分奖励超市)。
除了合肥,中铁四局上海、无锡、深圳等地的重点工程项目也都建立起产业工人社区。这些社区根据用工规模和数量,将传统产业工人围绕建筑工地零散居住的模式改为统一集中居住,推行驻地标准化、社区化建设,设置积分超市、爱心驿站、食堂、医务站、警务室、理发室、教育培训中心、健身文体活动区、安全体验馆等,并配备专人进行管理,从而为工人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既要满足产业工人的生活服务需要,也要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在中铁四局各重点工程项目,一些面向产业工人开展的读书、观影、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形式丰富、富有成效,目的是让他们更快地融入社区,融入城镇生活。同时,项目部还定期以道德讲堂、座谈会等形式宣传普及法律法规、文明礼仪知识,引导他们培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十余万产业工人成才梦、幸福梦将在这里得以实现。(宋恒记者刘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