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达州日报
题记:人生就是如此的波澜万丈,永远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既会有令人羡慕的幸运降临,也会遭遇始料未及的失败和考验。然而,决定人生的并非好运或厄运,而是我们心灵的状态。——稻盛和夫
时间回溯到年,在四川省杰出青年川商·创新奖颁奖典礼上,四川宝加利置业公司董事长张竣的颁奖词这样写道:持“业主一生一次的信任,宝加利还一生一世的服务”愿景,四川省宝加利置业有限公司,以业主生活需求为服务导向,开展多元化增值服务,积极探索“物业+”创新运营模式,物业服务类型囊括了居住物业和非居住物业。宝加利以“创业敬业、爱我物业、业主第一、诚信为上”为管理理念,以“想业主所想、急业主所急、解业主所忧、服业主所务”为服务目的,始终坚持“用心服务,用爱经营”的服务宗旨,服务区域遍布四川成都、攀枝花等城市以及贵州、海南等地。
互联网时代,变的是技术更迭,不变的是致力于美好生活家园建设的初心。在全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时代下,宝加利秉持“诚信至善”的理念,凭借“小而美”的物业服务,勇做美好生活的护航者。张竣,这位从达州开江走出去的企业家,在社区这个城市建设的最小单元里挥斥方遒,拓展着自己的人生梦想。
50元闯成都,农家娃开启创业梦
开江回龙镇凉风垭与宣汉峨城山隔山相望,那里山清水秀。二十世纪70年代出生的张竣打小就在山里长大,虽是家中老幺,但同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打猪草、放牛、种菜、收麦,样样精通。从家里到天师读书,来回要两个小时,日复一日,凉风垭山山水水留下了他的足迹。
年,在开江普安中学读完高中,青春年少的他,踌躇满志,幻想着山外的世界。从没出过远门的他怀揣50元,从达州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兴致勃勃投奔在新津希望饲料厂当办公室主任的哥哥。刚下火车,便遭到一群地痞围攻,身上的钱被洗劫一空,只留下了到新津的路费。一番车马劳顿赶到新津,哥哥一句话让他心凉了半截:“别以为到这里就有轻松活计,你得从搬运工干起。”面对哥哥的安排,张竣虽心有不甘,却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这是家全国著名的民营饲料企业,全国形成了以新津为中心的饲料产业链。每天数以千吨的玉米等原料从全国各地发往新津,经过加工以后又以千吨计的饲料发往全国各地。张竣的工作就是每天扛着斤重的饲料往返于厂房之间,不管是烈日当头还是狂风暴雨,从不间断。“那时我体重才一百零几斤,又瘦又黑,可每天扛下的麻袋重量加起来达2吨以上。”张竣回忆,每次麻袋一上身,就感觉整个天都砸在身上似的,每迈出一步都很艰难,每天干完活,整个人都跟散架一样。每天机械地重复着繁重的体力活,张竣硬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两年以后,他转入车间从事机修工作,与之前的搬运工相比,没有日晒雨淋,没有肩挑背磨,他也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机会。这期间,他干过机修工、电焊工、车工,饲料企业的每个岗位他都体验过。对各工种的熟悉加之自己的踏实肯干,他很快被破格晋升为公司总经理,成为全川百强饲料企业中最年轻的总经理。具备了一定经济基础和管理技能,张竣创业梦想被再次点燃。年,得知家乡正在积极招商引资,各种优惠政策也十分诱人,他毅然辞职回到老家创业。
结合老家的地理环境优势,张竣决定开展中药材种植,带领家乡父老一起致富。然而四年的艰难发展让他感觉有些吃力,随后又相继投入到建筑、煤矿等产业中,都走得异常艰辛。在辗转各地的创业实践中,他吃尽了苦头,尝够了失败带给他的失意、彷徨······在他人生最低谷期,他本可以再回到熟悉的饲料企业做他的总经理,享受优厚待遇,但内心深处的创业梦想让他打消了这一念头。他决心重振旗鼓,寻找新的商机。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尤其是商品住宅遍地开花。在偶然结识了做物业服务的朋友之后,张竣意识到一个巨大的商机正悄然而至,对物业行业有了新的认知。“物业在二十世纪80年代才被引入国内,随着国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物业领域确实是创业的新市场。”年,张竣创办了四川省宝加利置业有限公司,开始了物业服务探索之路。
诚信致臻,当好老百姓的“大管家”
为了尽快进入角色,张竣开始恶补物业服务的相关知识:订阅相关的报刊,阅读学习;利用网络,解惑答疑;虚心向同行请教,了解行业最新动态……不久,张竣就从物业服务的“门外汉”升级为满腹物业服务知识的物业服务师。他在物业行业领域不断创新,赢得了行业内领导和同事的高度评价,如实现“物业+”服务理念等。
作为刚进入物业行业的新手,人脉稀缺,资金匮乏,项目难求,张竣的人生似乎又来到了一个低点。“摆正心态很重要,困难其实是一种驱动力。”过惯了苦日子的张竣早已学会了生存之道。
如何与其他规模大、资金雄厚的企业竞争成为张竣常常思索的问题。带着问题,张竣开始下沉至基层,从保安到保洁,从绿化到工程,不同的角色体验让张竣在解决物业问题时能做出果断而精准的决策。张竣也开始意识到,宝加利唯有开拓“用心服务,用爱经营”的差异化发展道路,才能立于市场之中。
管理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可业务能力只能通过不断实践才能提升。为了寻找业务,张竣每天穿梭于各大楼盘,利用各种资源,宣传企业,寻找客户。但自己的毛遂自荐无数次被客户冰冷地拒之门外,创业激情也屡遭打击……虽然前路迷茫,但张竣坚信“最困难的时候,就是最接近胜利的时刻!”他咬紧牙关坚持着,在心里默默地鼓励着自己。付出辛劳终有回报:年6月,张竣终于成功在攀枝花市的一个小区签下了第一个物业服务合同。
万事开头难。这个小区的居民最初十分怀疑四川省宝加利置业有限公司的管理能力,张竣深感压力山大。唯有用事实说话,才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不仅要求员工一定要秉持着“用心服务,用爱经营”的理念,与业主真诚地沟通与服务,做到想业主所想,急业主所急,解业主所忧,实现“业主给一生一次的信任,还业主一生一世的服务”目标。每个项目他都会亲力亲为,参与小区管理及倾听业主的心声等。
了解到小区安保存在隐患,张竣及时为小区安装了当时最先进的电子门禁系统;小区内的外墙脱落了,他立马安排补上;哪家的下水管道堵了,物管公司的人会及时上门疏通;有时候,张竣还亲自为小区住户安装掉落的空调外挂机;与小区居民相遇,总是笑脸相迎、嘘寒问暖……通过近半年的努力,张竣公司的物管服务获得了业主们的一致认可。在同行业中也声名鹊起,业务量骤增,规模不断扩大,先后在攀枝花、西昌、新津等地成立了分公司。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在张竣的办公室,悬挂着“诚信赢天下”的书法作品,诚信是张竣对自我的要求,也是他对公司员工制定的行为准则。业主与物业是共生关系,物业因业主有了生存的土壤,业主因物业汲取生活的养分。
在张竣看来,业主与物业之间有着契约,缺乏诚信守约和信任沟通可能导致问题的积重难返。基础服务是物业服务的生命线,是物业企业赖以生存的底线。张竣认为物业是“可观、可感、可验”的服务,为了检验公司服务品质,他常常会在小区里去体验员工的服务,站在业主的角度去观察业主的需求。
凭借多年来深耕物业行业的经验,张竣提出“物业+社区”概念,打破传统物业模式,延伸物业边界,拓展洗鞋、洗车、保洁、代买保险、维修等新服务,以规模化采购拓展服务的利润空间来弥补基础服务的亏空,实现增值服务普遍低于市场价20%,为业主带来实惠。宝加利也尝试用技术为“物业+社区”赋能。如今的宝加利已进行智能人脸识别、物联网垃圾分类、车辆道闸联网ETC等实践。“物业+社区”的商业模式暗合了互联网消费的逻辑,重新定义物业与业主的关系,真正让业主能够感受到社区正变得美好。
张竣对自身定位十分清晰,“做物管工作关键要坚持以人为本,把自己当成业主们的管家,真心实意为业主服务。”如今,四川省宝加利置业有限公司已经是具有国家物业服务二级资质和中国清洁行业(物业、医院)企业资质等级证书国家一级的专业物业服务公司。靠着真诚的态度、贴心的服务获得了良好的口碑与声誉,被业界誉为老百姓心中的“大管家”。
在商界摸爬滚打30多年,张竣已练就了对商业市场敏锐的把控能力。年,张竣又大手笔接收进驻了新津汉富·IF企业港工业园区项目,该园区占地多亩,建筑面积多平方米,该项目以工业地产作平台,服务招商以电子产品、智能制造等小微企业为主,目前已进驻了33家企业,年产值达4亿元,税收远超0万元。即使在疫情带来的不可控因素下,园区的招商也达到了预期目标。
履职尽责,务实声音成就和谐家园
事业的成功也为张竣带来了社会殊荣:年担任新津区第十届政协委员、成都开江商会常务副会长、新津区物业协会会长、川陕历史研究会副秘书长等职。多年的物业工作经历让张竣对物业开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加入新津政协后,尤其年作为区人大代表后,他利用好自己仲裁员身份在社区治理和法制宣传上认真履职履责,并在物业服务提升、供水户表改造等方面都提出了很好的提案和议案。
本着为全区小区居民提供更好服务的理念,张竣提出了“和谐家园,幸福新津——提升该区物业服务工作的建议”等提案。他分析说,随着新津区经济快速发展,物业服务在社区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目前,新津区物业服务工作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小区业主对物业职责认识不清、小区原有配套不足等原因,造成了很多误解与问题,甚至引发系列矛盾。他建议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加大物业知识宣传,不定期组织辖区内的业委会成员以学习、座谈等方式宣传物业相关法律法规,指导业委会的工作,让业主明晰自己在小区里的责任、权利、义务,达到共建共享和谐小区的目的。并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小区违章搭建、占用绿地和道路等现象的整治力度,杜绝小部分业主享受私利影响大多数业主生活环境质量的行为。同时增加智能立体车库,切实解决全区普遍存在的“停车难”问题。
这一关乎民生的提案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办理后收到良好效果。“作为一个物业人,能够尽己所能,让业主享受到更好的服务是我的本职工作。”张竣感慨道,“作为一个社会人,我认为也应具备一定的大局意识。除了对公司管理的小区负责,也应努力促进全区物业服务质量的整体提升。我所提的提案能够为全区业主发声,实现了我个人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变,我感觉十分荣幸。”
他所写的提案能为市民“发声”,能被政府采纳,能从书面文字转化成实际效果,提高了民生问题解决的效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