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防控新常态下,新的就业投资方向和赚

提示:年,中国家庭理财首次跌入负收益;制造业PMI首次跌至荣枯线以下;房地产业GDP增速首次跌入-4.4%;16-24岁年龄段人口失业率首次攀高达19.9%,万大学生很多毕业即失业。都是首次,都是不好的消息。三年疫情改变的不仅是经济,还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消费习惯,改变了行业内涵和消费场景,最重要的,深刻改变了我们的观念!

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常态,新的生活总是要继续的,那如何规划好我们新的就业和投资方向?如何迅快速赚到钱来迅速改善我们的生活处境?

本文通过深度数据解析,揭示出未来发展的新方向,请一定耐心读完。

历史发展的进程,总是那么出其不意。在清零派和共存派还在为防疫政策争吵不休时,一夜之间,转折性巨变到来。而且,这次是从上至下,步调一致的官宣。持各种立场的群众思想上怎么认识姑且不论,整整三年的全民抗疫行动,到了正式翻篇的时刻。

回归正常生活当然是所有人都憧憬的。但要清醒的是,疫情前放飞自我的无忧惬意再也不会回来,人与病毒的长期共存不可避免。防疫政策巨变后,大家的生存境遇会好起来吗?三年来,品尝过静默、隔离、管控种种世间百态的黎民百姓,在老底都快耗尽后,怎样去寻找赚钱机会?

1

三年抗疫背后的沉重:竭蹶前行的国民经济

应该说,中国老百姓是全世界最听话的群众。除了极少数人,绝大多数居民是支持政府的防疫政策的。事实上迄今为止,中国的防疫成绩在全世界也是最好的。

之所以防疫政策在年终出现重大转向,是基于两个根本情况:一是,奥密克戎新毒株的重症率、死亡率大幅下降,但传染性极快,人体症状已经与流感相近;再搞严防死守的隔离管控,代价太大,防不胜防。二是,长期的清零政策,社会大众承受力已到极限,即使家大业大的国家也不堪重负,接近临界点。

今年的整体经济形势很差众所周知,但国家统计局上月公布的年1-10月国民经济主要指标还是让人感到不安。

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亿元,同比下降3%,利润降幅相比9月份的-2.3%再次扩大。居民就业主力军的私营企业受伤最重,1-10月利润同比下降8.1%。

疫情下冲击严重的服务业生产指数,1-10月同比增长是聊胜于无的0.1%。

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房地产业,1-10月,开发投资额同比下降8.8%;今年前三季度,房地产业GDP增速-4.4%,在所有行业中垫底。

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0.3%。一正一负间,工业企业利润进一步被压缩。

今年全国各行各业经济指标都不好看,月度数据在低位起起落落。但最有风向标意义的是房地产业和工业。如上两图,房地产业和工业企业月度数据曲线是毫无阻力的自由滑落,就像中学物理上讲授的牛顿力学运动规律,在没有外界力量阻挡前,物体将一直沿斜坡滚下去。

不管如何妖魔化,房地产业一直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第一大支柱。当房地产大萧条,土地财政瓦解后,是政府收入的日渐枯竭。财源锐减的代价是体制内公职人员工资福利的缩水,和基层工作人员动员能力的下降。隔离管控、检酸检测、医院建设,处处都是要花钱的。

工业企业营利能力下降问题更加严重。过去两年大众感觉生活艰难,但国家经济指标还在大幅增长。原因在于,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率先控制住疫情,并向世界各国大量提供工业品和生活物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中的出口异常亮眼。

今年情况反转,全世界社会秩序陆续恢复正常,我国出口下滑。严格的人流物流交往限制降低国外投资者兴趣,甚至加速了供应链移出中国的步伐。最近盛传的苹果公司将部分生产从中国转移到印度、越南的计划,代表了一种不好的趋势。

11月份的经济指标更加恶化。11月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指数环比回落0.9个百分点至46.7%,为近半年来最低值。11月制造业PMI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环比下降3.7个百分点至48.9%,为年2月以来首次跌至荣枯线以下,市场信心明显转弱。

大家都知道,清零政策只是权宜之计,社会生活和国际交往终归要恢复正常。但防疫政策在寒冬时节的大幅放开,只能说是形势比人强。房地产业是政府的钱袋子,工业制造业是关系国本的命脉。今年,房地产业和工业企业月度数据毫无波折的快速陨落,预计着情况已到危急时分。经济再不抓,会要出大问题。

2

安全屏障背后的代价:日渐凸显的民生问题

三年来的严格防疫,全国人民被保护得很好,躲过了毒性最强的前几波疫情,代价是健康和面包不可兼得的难题。这几年,全国人民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钱越来越难挣了!过去只要出现疫情,全城的静默居家,经济运行的彻底停摆对企业和个人的冲击,无需用语言去形容。除了核酸、疫苗、保供等疫情受益产业外,失业降薪、破产关门,停贷断供是很多企业和个人多多少少曾面临的窘境。

根据清华大学的统计数据显示:年上半年全国一共有46万家公司宣布倒闭,一共有万左右的个体工商户注销。每一个冰冷数字后面,是一个家庭收入来源的断绝和生存状态的恶化。

年上半年全国16-24岁人口失业率

今年10月,全国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为5.5%,高于去年同期。上半年,16-24岁年龄段人口失业率高达19.9%,创下历史新高。年全国的大学生毕业人数达到了万人,首次突破千万大关。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轻人口的高失业率,是相当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状。

失业率是政府正式登记的失业人员,纳入统计数据是有条件的。依中国的特殊国情,还有数量更庞大的不在统计范围的隐性失业、半失业人员。根据人社部调查,年中国的灵活就业人员超过2亿人。灵活就业人员的工资福利和劳动保障,相比体制内人员,国企和事业单位职工有天壤之别。在持续不断的疫情冲击下,时开时关的线下实体行业,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状况可想而知。

经济形势如此糟糕,居民收入肯定广受影响。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数为元,折合每个月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元,折合每个月元。上半年似乎收入还增加了,但从增速上看,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的增速只有去年的38.8%,平均数增速只有去年的37.3%。

收入的平均数掩盖了中国贫富差距悬殊的现实。就像今年普通商品房销量暴跌的同时,是中国大城市豪宅的疯狂抢购。在收入指标上,基数最大的普通人是被平均的分母。收入增速的快速急跌,只能证明普通居民收入状况的恶化。

根据西南财经大学和蚂蚁集团所做的《疫情下中国家庭的财富变动趋势Q3: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数据,年前三季度,中国家庭投资理财平均收益率为-1.06%,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5%。疫情刚开始的年,中国家庭投资理财平均收益率为2.3%,年为2.8%,年家庭理财收益率首次跌入负值。

数据来源:吴晓波频道《新中产白皮书》

另外,《疫情下中国家庭的财富变动趋势Q3调研报告》指出,年前三季度,累计收益为负的家庭比例由22.8%上升到28.2%;而收益为正的家庭占比,从29.2%下降到25.7%,收益基本持平家庭比例为46.1%。而据吴晓波频道《新中产白皮书》调查,年,有31%的新中产遭遇了资产亏损,29%的人获得了财富增值。两者数据吻合度很高。多方数据均指向一个谜底:年中国家庭财富大幅缩水。

如果说正常年份家庭投资有赚有亏是理财水平问题,那么今年中国家庭理财整体收益率为负数,显然与个人能力无关,源自经济大势的极度疲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无论国家还是企业和个人,整整三年的抗疫持久战,财力精力的消耗已经到了临界点。为了跟一场与流感相当的流行病再严防死守已经有心无力,难以持续。

今年年终,走到十字路口的防疫政策全面转向,看似突然,实则是大势所趋。

3

中国进入疫情防控新常态:如何快速赚钱来迅速改善我们的生活处境?如何规划好我们新的就业和投资方向?

寒冬季节的12月,本是流感和呼吸疾病的高发期;疫情防控在此时的突然转向,是民心思变和形势所逼。年即将到来,全力拼经济,想方设法赚钱已成为全民共识。

在12月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扩大内需提升到与供给侧改革同等地位。刺激消费,将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心。

尽管国家会对居民消费和就业有相应扶助政策,但是赚钱致富从来都要靠自己。经过三年多的疫情创伤后,广大居民都是坐吃山空、伤痕累累,如何尽快地让钱包鼓起来,对择业和投资的选择需要仔细思考。

很多人以为防疫政策放开后,生活又会恢复到年前的原样,这是一种错觉。三年的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消费习惯,也使各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受到极限考验。在人与病毒的长期共存里,很多行业和消费场景将发生根本转变。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10月份主要经济指标中,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等绿色智能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35.6%、19.3%,是增长前几名行业。在生产性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T业),金融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11.1%、5.3%,增速居前两位。相应地,房地产和餐饮住宿业1-10月均为负增长,是落寞行业的典型。

从智联招聘公布的年三季度与疫情前年夏季行业薪酬排行榜,可以看出疫情前后,行业前景和薪酬变动趋势。不管有无疫情,金融业始终高居薪酬排行榜冠军。IT业及相关行业(半导体,计算机软硬件、通信、网游)发展速度惊人,今年在薪酬排行榜前十五名中占据多个位置。曾经的热门高薪行业:中介服务和房地产,疫情到来后行业吸引力退步惊人,薪酬排行从年的第4名和14名,跌至年三季度的第20名和24名。酒店、餐饮、旅游和物业管理等传统服务业薪酬相对较低,一直处在排行榜靠后位置。

已经从事或者有能力在高薪热门行业工作当然最好不过。即使缺乏相关技能也要把握社会发展趋势,磨炼几门适应未来行业的谋生技能。经过三年大疫,未来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社会竞争更加激烈,在“考公热”空前火爆之下,是铁饭碗正在光速般消失。不断地换工作换行业,将成为未来职场人的新常态。

吴晓波频道《新中产白皮书》中,对40岁以下新中产新技能新职业的调查。面对疫情下的新环境,新中产们在主业之外,更注重开拓副业的生存技能。在最被新中产看好的10项新技能中,自媒体运营,心理咨询、视频剪辑、文案创作、摄影摄像等线上工作,非接触交流技能成为主流。

在疫情这三年时光里,刷手机、看视频、网购成为宅在家中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生活回归正常后,线上生活和交流已经培育出消费习惯,也是未来工作、创业具有前景的新机会。

在明年全民拼经济,想方设法赚钱的期待中,除了谋一份高薪职业,找到正确的投资渠道是增值财富最靠谱的途径。经过疫情洗礼后,中国居民的投资和消费观念发生很大转变,消费理财观念趋于保守,但在投资方式上陷入矛盾纠结状态。

在《年中国新富人群财富健康指数》报告中,对中产及以上高净值阶层的投资意向调查,新富人群对房地产的投资兴趣明显降温,但同时对金融产品的投资意向也未见增加。在经济减速,百业萧瑟的环境下,谨慎小心的财富人群陷入投资目标缺失的焦虑中。

对于风险承受能力,年后初入投资领域的新投资者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最低,无法承受任何损失的比例高得离谱。这种极端稳健保守的投资策略,在应对疫情和经济萧条的险恶环境中是合理的。但是,在政策放开和生活秩序全面正常后,再采用此种危机状态下的应激措施,将失去很多投资机会。

在中国,普通人投资渠道主要是房地产、金融和实业投资。饱受重创的线下实体行业,在防疫放开过渡期间,明年的前景仍然不确定,风险较高。股票、期货、外汇等金融品是公认的投资高风险。房地产相对来说是最稳定安全的理财选择。中国居民家庭财富的70%集中于房地产,已经探明历史底部的房地产业,明年的机遇大于风险。

不久前还在艰难抗疫的人们,没有人想到会以这种方式迎接年的到来。未来已来,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财富和职业规划的第一责任人。在新的一年,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才能在全民拼经济的大潮中抢得先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