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之外,当下经济还面临什么问题

广州,被撕下来的地铁场所码

前阵子,广州的疫情严重起来,还主要在我熟悉的海珠区,关心之余,也看到了许许多多的魔幻事件。而在11月30日,广州对此前的防疫做了较大的调整,稳步地落实“二十条”,此后全国防疫气氛忽如一夜春风来,“新十条”过后,官媒的宣传风向更是大变,让人感觉有些魔幻。

此前很多事情过于魔幻,大家已经憋太久,总算难得看见曙光。而此时,思考除了疫情,我们经济系统内还存在着什么问题便显得没那么缥缈了。

聊起经济,许多人总是下意识地认为只要疫情过去了,经济自然就复苏了,就能回到从前。行业蓬勃发展,就业机会越来越多,大家收入越来越高,公考研招也不会那么卷。但事情没有这么简单,疫情带来了很多问题,对经济产生了非常大的直接冲击,而在宏观经济中却更多体现为催化剂,而不单单是一锤定音的绝杀。

宏观经济体系庞大,限于篇幅,本文暂先以大家能感知并且极为重要的房地产为切口,通俗地概述我国经济的部分陈年顽疾。

Part.1

新冠疫情来临前,经济承压已多年

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疫情可以说是从年12月19日开始的,当时武汉不少人出现了病毒性肺炎,且查找不出原因,直到年1月8日才初步确认了新型冠状病毒为此次疫情的病原。

而我国经济的下行,早在疫情爆发前便已有迹象。

本轮的经济下行趋势,最早是可以追溯到年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打断了中国飞速增长的势头,GDP的增速从14.2%的高位跌落。当然,此后的增速下滑,肯定也有外部性和周期性的因素,本文重点讨论内部问题。

国际上习惯把外贸与GDP的比值称作外贸依存度,彼时,中国的GDP增长高度依赖外贸,依存度高达近六成,但是世界范围的金融海啸,让外需在短时间休克,从而导致国内企业停工,工人失业。

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出台了四万亿投资计划,而地方政府为投资计划筹钱疯狂卖地和成立城投公司举债,资本逐利加上房地产能消化大量货币的属性,海量的钱涌入了房地产与其上下游行业,造成房价的飞速上涨,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这也是而后大家熟悉的“三去一降一补”的故事起点。

四万亿的思路没错,也取得了许多效果,可以说很好地解决了当时的燃眉之急,使得当时中国没有出现严重的衰退。本文重点不在介绍金融危机与四万亿的功与过,有句话说的好,“08年金融危机是美国轻伤,欧洲重伤,中国内伤”。而我们当下面临的种种,很多是08年的内伤,并叠加三去一降一补实操的失败,经蝴蝶效应叠加放大的结果。

大家也别忘记了,新冠之前,每年也有很多人喊是大学生的最难就业季。

此前每年也都是最难就业季

甚至可以说,当下许多摆在明面的紧迫问题,多与当年为了疗伤的后遗症有关。此后多年,国家与社会都会提示注意经济下行的风险,注意到了形势看似大好下的结构性问题,而此后我国经济增速也是明显下滑,但不至于衰退。

甚至可以说如果疫情没有来,中国仍然可能以年原有的目标5.5%左右,也就是4-6%的增速维持一段时间的“高质量发展”。而疫情则显著催化了下行的到来,加强了下行的可能,让本就复杂的宏观经济更加扑朔迷离。

下面便是本文的重点,即:没有疫情,中国经济也一直存在着的结构性的问题。

Part.2

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

当我们要研究中国的宏观经济的时候,不可回避的庞然大物便是深度绑架了我国经济的房地产行业。事实上,早在十年之前,中国的楼市已经被认为是世界级别的金融泡沫。

09年左右,中国楼市已被认为出现资产泡沫

年,我国GDP总量是.37万亿元,其中房地产业增加值亿元,占GDP比重6.8%,这个比重已然不可小觑,但房地产行业有极多的上下游产业,比如:建筑设计、化工材料、家电家具、室内装修、物业管理,根据中信证券年的研究,地产产业链对GDP占比约为17.7%,中国房地产报甚至认为,中国约30%的GDP来自房地产及其供应链的各类活动。无论如何,房地产行业都是当之无愧的国民经济第一大支柱行业。

房地产行业在主要经济体的总产值结构中常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个并不奇怪,只是像我国这样,十余年来一直被誉为世界三大泡沫之一的,还是仅此一家。甚至可以说,我国前些年GDP的高增长,房地产功不可没。

而谈起房价,估计大家第一反应就是好高,但和其他国家比起来,到底有多高呢?

根据泽平宏观《全球一线城市房价比较报告》,选取国际具有知名度与代表性的核心城市对比,即使是在考虑诸如外国普遍征收的房产税等持有成本后,中国内地一线城市绝对房价、相对房价依然位居全球前列。

房价收入比,是指房产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从房价收入比看,以使用面积(不含公摊与墙体)算,北上广深市中心房价收入比分别为41、32、28、32,而纽约为7,伦敦和东京则为10。也就是说北京的市中心房价,一个拥有北京平均收入水平的家庭需要没有任何消费行为41年才能买得起。即使对比外围区房价,国内一线的收入比也均在10以上,同样高于纽约、伦敦和东京。从绝对房价看,全球前十大高房价城市,中国已占一半。

高房价不仅仅是普通人不可能买房这么简单,它还影响着经济的方方面面。拉动我国经济一直有三驾马车之说,而其中的消费版块,前些年一直宣传为供给侧改革,中高端供给不足,导致供需错配,但显然,现在的明显问题是消费为畸形的房价挤压。

前些年社会对于我国居民的高储蓄率,表示藏富于民,财富的积累也为消费的提振的提供了基础,有利于转化为高增长的资本,是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而后这些年,随着房价越来越高,这个理论出现一定的失灵,我国的相对高储蓄一方面是文化因素,另一方面,为了买房而保持的部分高储蓄并不能很好的转化为资本,更难支持消费升级。社会的声音更多的是:房价过高,掏空八个钱包也买不起。至于买的起的许多家庭,此前的储蓄也变成了不动产与负债,而不是投资。

总体而言,拥有房产的财富效应(房价增值带来个人财富增值的感觉,从而促进消费)和派生效应(买房促进的其他消费,比如室内装修、家电家具)难以弥补高房价的挤出效应,即高房价占用当前累计的储蓄与降低未来的可支配收入预期,导致消费难以提振,居民购买力弱,信心萎靡,外循环难以切换到内循环,构建双循环格局。

此外,不仅仅是居民个人的居住成本,高地价高房价也进一步提高了实体经济的成本。众所周知,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企业几乎回避不了的要素。而企业生产要素成本中的土地成本上升,高昂的租金降低了实体企业竞争力,挤压了单个企业的利润空间,也束缚着社会整体的再生产。

现而今回望,严寒已至,当年恒大融创之流的载歌载舞、攻城略地,好不威风;如今只剩下停业烂尾、债务违约,一地鸡毛。直接危害急性而又明显,而次生灾害静水流深,延绵不绝。

Part.3

房企一夜寒冬,财政一脚踩空

刚我们已经从居民部门和企业讨论了畸形房价的危害,然而实际上杀伤力不止于此,比如,看似置身事外的政府其实就深深卷入房地产的漩涡之中。

正因为我们刚才说的,房地产在刷经济数据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各地政府的掌中宝、心头肉。然而,房地产能带给地方政府的远不止于此。一旦房地产不景气,各地政府、国家多个部门便你方唱罢我登场,手段尽出,输血发福利。以至于房地产不景气的今天,我们看见了诸如“禁止恶意降价”、“公务员卖房作为考核指标”、“考公有房优先录取”、“公职人员带头卖房”等魔幻新闻。

然而,房地产对于地方来说,可不只是让房地产自己搁那刷数据那么简单。房地产行业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钱袋子。94年税制改革后,地方的许多税收,中央拿大头,地方拿小头,而卖地的土地出让金则全部地方自己保留。有钱就能更好地刷政绩,再加上房地产对纸面GDP的速效拉动作用,招商引资的税收拿不到大头,而且真正创收的时候,可能都到下一届官员,卖地没什么成本,钱又全部归自己,地方也就有了充足的动力去发展房地产,房企过得好了,就可以继续拿地盖房子,地方也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土地出让金收入。这就是一直以来备受批评的土地财政。也正因为如此,房企这么多年来,一直得到各种政策的支持,各种资源的倾斜,这一定程度上也挤占了一些嗷嗷待哺的优质企业的生存空间,一段时间内,资源不发展科技去炒房,当时可能看似风头无两,却必定会影响往后的经济增量,当时的快活在未来反噬。

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明眼人都知道这个模式不可持续,毕竟地总会卖完,但对于地方官员来说,不是在自己任期卖完便可。不过在地卖完之前,疫情的催化加速了如今房市的寒冬。地方政府此前来钱太简单,前些年阔日子过惯了,如今房地产深度下行,大型房企频繁暴雷,债务展期、业主维权、烂尾楼风波、停贷潮不绝于耳,一瞬间让地方政府节衣缩食,过苦日子并不容易,何况还有疫情的巨额开支。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我们可以先看看去年的主要城市卖地收入。

上海去年的卖地收入是亿,当钱大到一定程度,容易让人失去概念,我们可以对比同期,海南省税收收入为.9亿元,也就是说上海一年卖地收入抵得上海南四年半的税收。

此时我们也不妨看看每个地方的近五年平均土地财政依赖度排行。土地财政依赖度,一般可用卖地收入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之比来衡量。其中,地方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包括地方本级收入(主要是各种税费)、上级政府税收返还、转移支付、下级政府上缴收入。依赖度为%则说明,该地的各种税费收入与卖地收入刚好打平。

而国民经略的数据显示,13城依赖度超过%,只有4城低于50%。哪怕是乍一听以为财大气粗的广州,依赖度也超%,离开了土地财政,都怕是难以自给。

当然,这乍一看似乎也没大问题,卖地也是地方的创收方式。但是当地产寒冬,土拍遇冷,也就意味着地方财政将面临巨大的亏空。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与政府有关,也就与财政有关,经济发展、民生、教育乃至政府的正常运作都需要财政的支持,急促的亏空背后,是地方政府的焦头烂额,尤其是下行周期,合理的政策本身是能起到逆周期的作用。也正因为房地产绑定财政,我们看见了地方各种花式促销,各种政策大礼包,我们不难从中看出地方的焦虑。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为了增进土地收入,某些地方国企在没有人竞价的情况下,自己给自己加价的魔幻事件。

我们可以说,房地产作为一个重要产业,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房地产本身自然无原罪,只是如此重要的行业一旦畸形发展,便如现在这般,深度绑架宏观经济,绑架居民部门的消费,绑架企业的再生产,绑架地方政府的财政,得了慢性病的宏观经济只得负重前行。

无论疫情来不来,走没走,畸形的地产行业都是我国宏观经济的一块肿瘤。客观上我们已经错过了减负的最佳的窗口期,近期国家对房地产的大力到出乎意料的支持,对供给端百般照顾也表明了房地产在未来几年也都是心头肉,只能是时间换空间,徐徐图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地产行业的问题十年前没能解决,如今问题更加严重,势必不可能突然解决。所幸,解封的信号越来越明确,防疫政策出乎意料地大步变化,需求端也必将得到修复,经济回暖操作空间也就大些,但是否会重蹈覆辙,确实是犹未可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39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