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昱1
中海系的权力格局终于明朗。
2月7日晚间,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地产”)、中国海外宏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宏洋”)、中海物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物业”)同时发布人事变更公告,变动的核心主要围绕中海地产掌舵人颜建国展开。
三年前火速回归的颜建国,在年陆续获任为中海地产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中海宏洋非执行董事兼董事局主席、中海物业非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此次变动后,颜建国只保留了中海地产董事会主席以及中海宏洋非执行董事两个职位。
接任中海地产行政总裁的是中海地产北方区域总经理张智超。与此同时,中海地产将新增两位董事局副主席,由现任公司执行董事、执行副总裁、运营总监兼总建筑师罗亮以及华南区域总经理庄勇担任。
除担任中海地产董事局副主席外,庄勇还获任为中海宏洋董事局主席、执行董事、授权代表及提名委员会成员。张贵清辞任中海宏洋行政总裁后,将接任颜建国担任中海物业的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等职务,中海宏洋行政总裁由副总裁杨林补上。
此番人事变动与颜建国已全面掌舵中海集团密切相关。去年3月,中海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勇辞职,彼时为中海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的颜建国开始全面主持工作,并获任为中国建筑国际的董事主席兼非执行董事,年底升任为中海集团的董事长、总经理。
中海集团是中国建筑的子公司,旗下拥有5家上市平台,包括中海地产、中海宏洋、中海物业、中国建筑国际、远东环球。有业内人士认为,经过这次人事调整,中海系管理层的不稳定性算是减弱了,对公司而言是一大利好。
中海系管理层的调整还得追溯到年,彼时中国建筑旗下中建地产与中海地产的并购案拉开大幕。为结束双方的拉锯战,原中海地产主席孔庆平退休,行政总裁郝建民接任,并同意中建地产并入中海地产,中建地产总经理陈谊出任中海地产执行董事兼总裁。
合并后,郝建明在内部开启了一次“集权式”的组织架构调整,集团总部成立战略管控委员会,同时成立了营销公司和工程公司,直管各地区公司营销部和工程部,加强了总部的管控和高度集权。
高度集权是一把“双刃剑”,中海地产在稳坐“利润王”宝座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高管离职。据统计,在年至年初,从中海地产离职的有陈谊、副总裁曲咏海等人。
年11月,郝建民也离开了中海地产,过渡时期,肖肖接任了公司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的职位。此后,中海老臣颜建国火速回归,开始正式掌舵中海地产。
颜建国早在年时就加入了中国建筑,曾两次获派驻中海地产工作,其中最长的一次是年-年期间,历任中海地产分公司助理总经理、中海地产董事副总经理兼华北区域总裁等职位。
年后,颜建国回归至中国建筑工作,曾任办公室主任、首席咨询官及助理总经理等职务。年颜建国离开中国建筑,加入龙湖地产,后于年12月回归中海。
有观点认为,自孔庆平时期开始,中海地产与中国建筑之间的关系就比较疏离了,颜建国的回归可被视作获得中国建筑的全面信任,能够更好的处理中海地产与中国建筑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双方之间加强互动。
年开始,颜建国对中海地产的组织架构进行了大调整,在撤销原有的战略与风险管理部、营销公司和工程公司后,恢复了客户服务部,同时援加强信息化建设,一系列举措都被视作中海地产重回积极进取之路。
回归后,颜建国还对内部高管进行了调整,张智超就在那时受到重用,年5月开始出任中海地产助理总裁及北方区域公司总经理,后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北方区域是中海地产的重要粮仓,年北方区域合约销售额.08港元,占总销售额的11.6%。
张智超现年40岁,年从东南大学建筑工程专业毕业后就加入了中海地产集团上海公司,其后在集团不同业务部门,如工程部、投资策划部工作,先后还担任过苏州公司副总经理、合肥公司总经理、无锡公司总经理及苏州公司总经理。
40岁的行政总裁在中海地产并非首例,据界面新闻了解,郝建民在年初任中海地产行政总裁时也只有40岁。与其它央企、国企相比,中海还是十分开放的。
一位证券研究人员对界面新闻指出,当前中海地产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扩大规模和维持利润优势。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年之前,中海地产的销售规模仅次于万科,之后接连被绿地和保利超越,年的增速只有1.66%,销售排名滑落到第七位。
规模增长提速是中海地产进入“颜建国时代”的重要目标,年-年销售金额分别达.69亿港元、.4亿港元、.68亿港元,同比分别增长10.2%、29.81%、25.21%,一直维持在行业第七的位置。
亿翰智库分析认为,众多因素共同造成了中海地产销售规模增长并不快。首先这些年总的投资力度偏弱,与同为央企的华润置地、保利发展相比,中海地产的投资力度低,年-年间的平均投资销售比为0.97,而华润置地和保利发展达到1.5和1.37。
在颜建国回归后的三年中,中海已经在拿地方面提速,年、年中海的拿地金额均排名全国粉底第五位,年以亿元的拿地总额位居行业第四位。
其次,从城市数量来看,中海地产进驻城市较少。截至年6月底,中海地产在内地布局的城市仅为68个,比碧桂园、中国恒大、绿地、保利发展、华润置地等典型房企都少,主要聚焦于一二线城市。
“利润王”一直是中海地产引以为傲的标签,但没有规模的支撑,保持利润增长和领先也是不可能持续的,目前的中海地产正在努力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