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货,我有渠道,为啥不能赚钱

话题分三大部分内容,若干条细节解读

第一部分,货不对渠道!

市场经济经历了几千年的商业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研究

生意经好念也不好念!

特别是今天摆在面前的这个难题:咋进社区,直接和业主面对面达成交易!

大家的产品为啥要进社区呢?电商平台,实体店这个多渠道,还不够商家的需求得以满足吗?

在日本,实体店压倒电商平台,是因为他们实体店的优势大于电商

欧美也是如此

但是国内,电商平台如雨后春笋,并且几乎都是搞一个大赚一个,这其中的猫腻,相信各位都有自己的认识

无非是优势对比而已

老百姓精得很很!特别是换了身份的业主,更是老百姓中的特殊的一部分,见识更多,要求更高,消费力也更强!

所以中国的生意好做也不好做

好做指的是,只要不懒惰,一般都饿不死

不好做指的是想做强做大,难于登华山!

但是想搞生意的,又有哪个不想做强做大呢?

所以,稍微有点想法的生意人都不甘于温饱,不断折腾,为了的就是一飞冲天

想把企业做强做大,得输出高价值的产品

垃圾回收收破烂的有陈光标···卖钻石珠宝的有周大生···卖电器的有格力美的··搞平台的有马云马化腾··组装手机开发软件的有雷军和华为

生意没有大小高低贵贱,大到军火生意,小到小五金小百货,都有成功和失败的例子

拿国家做生意的吕不韦、范蠡

官商一体的胡雪岩

都留下了可圈可点的案例

但是这些东东,在商家如何进社区这道坎面前,貌似大多都不能用,尽管理儿是那个理儿,具体咋做,却没人言语帮衬

商家进社区,不是没有渠道

我们的模式就是比较成熟完善的一个

把商家的产品及服务,揉在物业四保服务过程中,用对的方式推给对的业主,达成产销对接,促成业主少花钱、物业赚点钱,商家不少钱,社会不浪费钱多赢的目的

套路一句话就能讲明白

商家干好自己专业的:搞生产

物业干好自己专业的:搞最后一公里

平台干好自己的专业的:做好分工分配和监督

设计没啥大的毛病

但是,目前,还没有商家在这个模式里赚到大钱

这就是今晚这话题提出的初衷

农村种地,讲究好地好种好管理!

渠道合作其实也是这个理儿

俗话说老王卖瓜不说自己的瓜苦

貌似也有人专买苦瓜,苦瓜败火嘛,配辣椒肉丁,也是一道硬菜!

很多商家的产品拿出来时,其实心里是没数的,不晓得消费者咋样一个看法

就像我们有时候给业主开发一款旅游线路,我们自己的人都不喜欢都不愿意参与,咋又能让消费者喜欢呢

况且现在的消费者多样性属性有这么复杂

众口难调

有些商家又想啥人的钱都想赚,似了那句老话:卖药的很不得天下霍乱

社会的发展,早已不像年代柜台经济了,买尺布做个小裤头还要布票

现在物质极其丰富,有些商品稍不留神就会走了资本主义的老路:大桶的牛奶倒了也比送给消费者划算

我们家就出现过这样的事,整车的冬瓜倒在沟里,因为售价还不够拉倒市集路费油费

满化肥布袋的青椒才两元钱!

所以消费者对产品要求高,主要体现在需求的多样性

这样逼着商家细分经营

看就像图书馆借书科目一样,一层层下去越来越专业

商家的产品及服务大而全,在渠道销售上,反而吃亏

批发市场和专卖店的差异,在社区渠道开发上,理解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56~80人稀罕的是产品质量

90~00人需要的是产品的附加值

所以很多时候,作为社区渠道的开发者,我们和商家合作的过程中,遇到最多的就是商家的产品不够完整!

这一点作为平台来说,是束手无策的

尽管我们也开始参与产品包的设计及包装,那也是修修补补,而非回炉重铸

产品符合不了渠道的要求,渠道的另一端,业主的需求就得不到满足,交易无法达成,多赢泡汤

第一部分最后一条:商家产品跟不上渠道变化,这个也很有意思

有些商家,开始规矩得很,但是一旦局面打开,就像多喝了酒一样,开始豪放起来,规矩不再,投诉变多,最后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这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对于社区消费市场:进得去,留得下,赚得钱!

有了渠道,进,很容易,这个渠道平台说了算

但是留得下,这个就是业主说了算了!

至于留得下也不一定赚的钱,主要是因为量的问题!

社区营销,微利为主,靠量取胜!

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在社区领域,即使是装修家具这些大单,也成了妄想!

得意不怕,就怕忘形!

所以守规矩,跟得上渠道的发展,才是商家考虑的首选!

谁买单谁是大爷!

渠道以业主需求为本,商家以渠道为本,一环套一环,才能做到进得去,留得下和赚得钱

第二部分:渠道问题

社区渠道和社区营销模式是俩概念

就像一堆废铁和有发动机的一台车的区别

营销模式贯穿首尾的社区渠道,才具备产销对接的基础

渠道未成,模式再好,废纸一堆

我们目前搞得6+1,主要是打通社区营销渠道而设计

六大俱乐部会员都是服务业主

分院是为了更好的招募六大俱乐部

物业俱乐部带着盘子进来,盘子里面是业主需求!

配套商俱乐部带着软硬件工具,让服务团队(物业+商家+平台)更高效!成本更低!

供应商带着业主所求,一分价钱一分货,等价交换,两不吃亏,满足了参与主体们的利益所需(佣金分成)

操盘手俱乐部带的是楼盘的经营管理统筹人才!只有这些人才才能让主力:物业团队不再是散沙而是铁板一块!

多经培训师俱乐部输送的是培训+指导,业主服务流水线操作,降低服务主体的操作难度,首尾牵制,作业线分工明细,皮球咋也踢不起来了,也就没了推诿逃责

安心把事做好,这是培训师的价值:设计流水线,培训作业线的工人!

进而达成社区渠道的价值得以体现,你的货才能变成利润!

但是6+1的招募,现在还是欠缺!需要大家一起完善!

6+1都到位了,这个渠道才敢说成型了!

况且6+1面对全国,大网撒出,而非一城一地,影响了各个会员的价值充分发挥!局限性不再有!

至于渠道的高要求,这也是对各个会员好!这就是所谓的规矩!多赢的前提!

目前这个渠道的成本却是有点高,但是远远低于成型后的渠道使用费用

谁来修路谁来走!

修路的成本看起来高,却远低于过路费!

毕竟一次性成本和雁过拔毛没法比,过一次拔一次很难受!

何况还有个重中之重的关键:垄断!

谁来修路谁来走嘛!不修路,想借路而行?免谈!

不能寒了修路者的心!

这个不能跟《梨园春》的某款啤酒不讲良心的电视栏目案例相比

第三部分就是思路的问题

社区营销渠道或许和其他营销渠道有所异动

牵涉到民生的东西,事情也变得有良知了些;

理念不同,合作不成

一榔头生意的合作与社区营销渠道无缘

特别是修路走路的事情!

这玩意和在社区摆个摊搞个巡展,或者弄快地方搞个驿站完全不同!

这种模式,是物业全员参与的综合性渠道!

短平快的不能来,商家成本控制不到位的依旧不能来,投机者更是枉然

等到修好路了,高价钱买路吧!

不好意思,互联网企业,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即使只是卖醋的,要搞成醋平台!沾着醋相关,对外滴醋不进!

或许,路修好了,修路大军里没有你这个行当,或许是个漏儿!

这多少有些烧冷灶的意味!

但是,社区营销已经搞了六七年之久,社区浪潮普及过的社区消费市场,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商家还是其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南辕北辙,越走越远

慢一些不怕,怕的是方向不对!

或许大家还可以在短平快模式上晃荡一阵

但是,企业是自己的,前途也是自己把控的!

社区营销渠道就在那,何去何从,拼的是眼力见儿,还有的就是行动!

供应商俱乐部会员不像物业多种经营俱乐部会员越多越好,对眼的商家,貌似一两家足矣!

其余的,要嘛另辟蹊径,要么从了老衲,被哥哥收编做个小弟!

货对。渠道成。赚钱!

祝愿天下的有远见的商人们联合起来,求利!;

云奇

二〇一九年九月七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4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