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意轩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年7月份,杭州市萧山区作为“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领域”试点,成功入选浙江省首批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在奔向共同富裕这条道路上,萧山区率先探索出一条迭代乡村建设、促进城乡共同富裕的新路径,涌现了横一村“绿色+农文旅”、梅林村“数字+低碳”等特色未来乡村模式。年,萧山区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下的村实现清零,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1.63。
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城乡共同繁荣的壮美画卷,正在萧山大地徐徐铺展。
城乡共美,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的范式
村社是共同富裕的最小单元,蕴藏着“两个先行”的最大未来图景。
浙江省近日公布了第三批新时代美丽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带名单,其中萧山区“和梅共富·全民共享”——大梅林新时代美丽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带入选。据悉,该示范带内已成立“1+4+1”的“大梅林”共富联合体党委,以联盟“”运行机制为抓手,整合内部资源,激发“村民党员+职工党员”的共富建设主体作用,挖掘区域发展新需求,持续开展老旧厂房改造、村级可用空间招商、红色文旅研训基地建设等项目,推进存量空间高效利用,借力党山园区发展,通过产业重塑、空间重整、环境重优、功能重建、共富重构,推动“飞地抱团”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租赁经济和物业服务经济,打造“产业+乡村”共富新样板。
作为浙江“千万工程”的重要源起地和首批未来乡村建设试点单位,从年到年,瓜沥镇梅林村不断更新关于乡村的打开方式,实现美丽乡村——数字乡村——未来乡村——共富乡村的持续迭代,“梅林模式”入选年全省乡村振兴十佳创新实践案例。值得一提的是,基于省级共同富裕指标和梅林发展导向,梳理提炼出50项指标,形成浙江省首个村级共同富裕评价体系,打造全省首个村级共富展示馆等八个“全省第一”。
对于萧山区而言,“千万工程”是实现从“富”起来到“美”起来的重要转折点。从做美环境到注入产业,从树立新风到融入智慧,萧山区近年来在推进“千万工程”的道路上持续发力,锚定“两个先行”目标,勇于探索、创新发展,努力绘就共同富裕大场景下新时代美丽乡村新图景,创造了“萧山奇迹”和“萧山经验”。
数据显示,自年开始,萧山区加快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五年计划投入区级财政补助资金近50亿元。截至目前,萧山区已累计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25个,A级以上景区村庄个,实现从“盆景”到“风景”的转变。
11月24日,浙江省首个“共同富裕数字化地图”在萧山区上线,这是一张可感知、可触摸的数字地图,打通了部门、镇街、村社共富工作的协同体系,从中也折射出“数字赋能、城乡联动”的共富思维,通过数字化改革,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共同富裕数字化地图”上其中一“点”,是“五个不出村”健康服务。在衙前镇凤凰村“未来乡村健康中心”,通过数字驾驶舱的大数据和智能穿戴设备的联动,每一位村民的医疗信息得以汇集,形成了全生命周期的电子健康档案,不仅让诊断更科学快捷,也便于对老年慢性病的管理跟踪。据了解,依托“健康大脑”平台,萧山区把优质的医疗资源送到了村民家门口。通过社区卫生服务站,村民即可享受专家远程会诊、慢性病管理、送药上门等服务。
与此同时,数字化也加速了乡村治理变革。萧山区以“清廉萧山码上工程”“平安村社”“钉管用”等数字化应用场景构建起基座,再由各镇街量身定制特色场景。比如,欢潭村推出了“五义指数”,为打造共同富裕样板村提供指引、评价工具;凤凰村针对民营企业多的特点,聚焦产业、民生、文化和治理四个方面,创建了凤凰翼·数智中心这一数字治理品牌。
智慧医疗、智慧农贸、数字书房、智慧跑道……越来越多的新名词走入萧山乡村,改变着村民生活。城有乡的“诗意”,乡有城的“韵味”,如今行走在萧山,城与乡的界限变得模糊,甚至让人分不清何处是城、何处是乡。
11月10日,浙江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现场会在衢州市龙游县召开。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在会上强调,充分发挥“千万工程”龙头作用,加快构建“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全域和美”乡村振兴新格局,高质量创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全方位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走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省域实践新路径。
“萧山区将以全域推进城乡社区现代化为契机,以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为抓手,持续做好‘千万工程’后半篇文章。”萧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浙江省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领域的试点,萧山区把未来乡村建设作为“千万工程”的延续以及乡村集成改革的重点,按照“美丽普惠、数智赋能、未来引领”的建设路径,聚焦“五化十场景”,
借脑引智,在社区教育中乐享终身学习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面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高质量的教育,在促进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让每个人的潜力都得到发展,增强每个人的收入能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人力资本基础。教育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与全局性作用。
社区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形式,是推动全民终身学习、实现居民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萧山区多家社区开设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课堂,让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优质多样的社区教育资源。
日前,振宁未来社区社区学院在宁围街道宁聚邻里中心揭牌成立,国画作为其开设的首门公益课,一开班就吸引了30多位居民报名参加。在首堂课上,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国画老师为居民讲解蔬果花鸟等基础图案的绘制要点。
宁围街道振宁社区居民余洁芬今年70多岁,早年是上海知青,对各类文艺活动颇有研究,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学到专业知识,她感觉幸福感满满。“振宁小管家建了一个
体有所健,推动公共体育服务优质共享
乘杭州亚运会东风,萧山区着力构建全员参与、全域提升的区域体育现代化发展新格局,基本实现了从体育强区到体育现代化区的跨越式发展。
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是积极建设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将乡村林地、荒坡、矿坑等闲置自然资源变为户外运动的新资产,在推进体育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的同时,也打开了运动振兴乡村的突破口,“体育共富”正在由美好愿景逐步成为现实。
临浦健康体育公园位于临浦镇苎萝村,是利用铁路沿线的限制土地建设而成,建有羽毛球场、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门球场等。自开放以来,每天都有上千人来这里打球、健身。
走进瓜沥镇梅林村,崭新的数字跑道、游步道、无人健身房、篮球场以及智能化的太阳能健身器材让人眼前一亮,宛如进入了一个敞开式的体育乐园。在未来乡村公园的建设中,积极嵌入篮球场等体育场所,让梅林村的老百姓在家附近就能够享受到运动带来的快乐。
11月1日晚,首届瓜沥东片大梅林共富联合体篮球邀请赛在梅林乡村公园篮球场正式开赛。“篮球场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便利和幸福。以前,附近没有篮球场,经常要跑到很远的地方去打,现在建好了篮球场,实在太方便了,这才是让我们真正地实现精神上的共同富裕。”梅林村村民小倪说。
棒球运动也正在成为瓜沥小城市文化的新时尚。航坞山脚下的棒球小镇自投入使用以来,先后承办了年中国大学生棒垒球联赛总决赛、第二届曦照女子棒球挑战赛、“熊猫杯”慢投垒球企业联赛(温州站)、年全国青少年棒球公开赛(浙江赛区)等多项全国性棒垒球赛事。瓜沥镇以亚运会为契机,以棒球为载体,厚植亚运氛围、引领运动风尚、推动全民健身持续创新。
党湾镇梅东村也在悄然生变。近年来,梅东村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始终坚持“民生为先、服务为本”的工作理念,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值得一提的是,梅东村公共体育设施项目总面积超平方米,共计投入余万元,包括灯光篮球场、五人制足球场、乒乓球桌及各类健身器材等,是党湾镇设备相对完善的体育中心。自开放以来,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健身锻炼,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了不少活力。
数据显示,年,萧山区新建足球场、村级全民健身广场、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百姓健身房等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多达个,连续两年区级全民健身工程建设数量居杭州全市第一,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回升至2.3平方米,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17平方米。
据悉,为持续释放亚运效益,今年,萧山区将建设体育场地设施共处,包括区级全民健身工程处、市级民生实事工程46处。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共有片,面积约5.7万平方米。
“为有效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问题,萧山区正扎实推进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打造供给丰富、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嵌入式体育设施,构建10分钟健身圈。”萧山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以加快推进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为抓手,打造供给丰富、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具有特色亮点的标志性案例,不断优化辖区内体育场地设施结构和体育公共服务,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杭州萧山:在绿水青山间探寻共富密码
■肖意轩
近日,在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南昌年会上,生态环境部对第六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进行命名表彰授牌,杭州市萧山区荣获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对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达到相应建设标准并通过核查地区的表彰,是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
为多维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萧山区近年来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美丽萧山建设领导小组,设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大气和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机构,全面推进“三五共治”,加强生态保护,谋求绿色发展,改善人居环境。
经过不懈的努力,年—年,萧山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细颗粒物PM2.5浓度由42.2微克/立方米改善至31.6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率从74%提升至86.9%,市控以上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保持%,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保持%。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如何激活绿水青山、推进共同富裕,这道时代之问而今有了萧山新解。
建设美丽环境、做大美丽IP、发展美丽经济……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萧山区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着力发展运动休闲、民宿经济、民俗文化、康养产业等产业,不断挖掘“农业+观光”“农业+康养”等农业农村经济新增长点,推动美丽经济成果转化,探索出了一条促进多产业融合发展与农业综合效益提高之路,让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作变体验、农房变客房,把乡村独特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转化为农民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
比如,戴村镇集体经济年收入从不足20万元增加到0余万元,一跃成为杭州市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其逆袭翻盘的背后是,立足自身山水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体育”的产业路径,打响“郊野小镇·韵动戴村”特色品牌,以运动基础设施、特色休闲运动项目、多项国家级运动赛事等多元举措,塑造长三角地区知名的郊野运动乡镇。
鸭棚与咖啡碰撞,稻田与未来相通,古柿与共富相连……临浦镇横一村一连串“奇思妙想”的落地,正在产生着美妙的化学反应,“绿色+农文旅”相结合的未来乡村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10月份,金灿灿的千亩“未来大地”上人气爆棚:破旧鸭棚改造而来的咖啡厅一座难求,日平均营业额超过元;稻田烧烤吧夜晚灯火通明,每天流水账过万元……
11月底,一年一度的梅里柿子节如约而至,南塘河南岸山坳里上千棵古柿子树挂满当地特有的梅里方顶柿,北岸千亩金色稻田收割后也种上了小麦和油菜,河两岸的农家院子里更是簇拥着慕名而来的游客。稻子、柿子、院子的丰收彼此呼应着,构成了一幅秋收冬藏的共富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依托杭州半小时交通圈,萧山区近年来借势发展“周末经济”、营造城乡“两栖生活”,千亩农田成了网红打卡地、中医药文化融汇打造康养村舍、闲置农房改头换面变成精品民宿集群,棒球、越野、徒步等多元乡村体育更是全面盘活了乡村资产资源,繁华都市与繁荣农村交相辉映的共富图景渐成现实。
本